食用植物調和油調了什麼油?選購時要看清這些標簽

申佳平、潘瑋

2019年02月25日08:43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食用植物調和油一直以來都是中國人的廚房必備品,近年來,“把各種油摻在一起”的食用植物調和油以其獨特的營養搭配,被很多人看作是家庭食用油的“不二之選”。但是有媒體報道,我國食用植物調和油市場亂象不斷,不良商家存在以次充好、高標低配的做法,讓食用植物調和油的真正面貌成“謎”,損害廣大消費者利益。那麼,食用植物調和油到底是什麼?人們在選購時又該注意什麼呢?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2012年7月2日,河南許昌市一家超市擺放著食用植物調和油。

(耿國慶/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食用植物調和油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成品油按照營養和風味的需要,按一定比例科學調配制成的食用油,這樣的油不僅脂肪酸組成比例的平衡性好於單一食用油,還含有單一油品所不及的多樣營養成分。食用植物調和油中包含的多數植物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其中橄欖油、菜籽油、花生油等含有較多的單不飽和脂肪酸﹔玉米油、黃豆油、葵花油等含較多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可可脂、椰子油和棕櫚油等來源於熱帶植物,富含飽和脂肪酸。

對於追求健康生活的消費者來說,食用植物調和油中各種油的健康搭配和合理比例尤為重要。我國於2018年發布了《食品安全國家標准植物油》,並於同年12月正式實施,新國標提出“食用植物調和油的標簽標識應注明各種食用植物油的比例”,並明確規定在符合相關規定要求的前提下,生產者可在配料表中或配料表臨近部位使用不小於配料標示的字號,標注各種食用植物油的比例。

簡單來說,新國標發布后,消費者在購買食用植物調和油時通過查看商品包裝就能揭開產品的“真面目”。

營養專家王曉麗建議,消費者在購買食用植物調和油時,最需要對比的不是品牌和價格,而是配比和營養。她提出,“消費者要看配料表,看營養標簽。沒有一種油含有所有的脂肪酸比例都是合適的,隻有混搭著吃或者是更換著吃。”另外,消費者應根據日常烹調方法合理選擇和使用食用植物調和油。例如,選擇煎、炸烹飪方式時,油溫較高,適宜選擇菜籽油含量較高的調和油﹔而橄欖油、藻油、亞麻籽油等植物油中不飽和脂肪酸、有益伴隨物含量較高,富含此類油品的調和油不宜進行高溫烹調,建議用於調涼菜或直接澆在烹調好的菜肴上食用。

本文由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業務部主任阮光鋒進行科學性把關。

相關鏈接:春節別盲目“吃吃吃” 讀懂“營養標簽”才能更健康

(責編:申佳平、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