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人民網董事長盧新寧
人民網北京1月16日電 (趙鵬)作為中國科學傳播界的一項年度盛事,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人民日報社主辦,人民網承辦的“典贊·2018科普中國”揭曉盛典今日下午在人民日報社舉行,活動現場揭曉了2018年十大科學傳播事件、2018年十大科普自媒體、2018年十大“科學”流言終結榜、2018年十大網絡科普作品、2018年十大科學傳播人物。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人民網董事長盧新寧為揭曉盛典致辭,以下為全文內容:
尊敬的懷進鵬書記、庹震總編輯,
尊敬的院士和專家,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
歡迎參加由中國科協和人民日報社共同主辦的“典贊·2018科普中國”活動。這是“科普中國”活動第二次走進人民日報社,我謹代表人民日報社,代表李寶善社長、庹震總編輯,對各位科普工作者、媒體同行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感謝。
在2019年剛過去這半個月中,我們已多次見証科學的巨大力量,也一再感受到公眾的科學激情。中國的嫦娥四號降落月球背面,在月亮這個玉盤的盤底首次留下人類文明的痕跡,一張看似平淡無奇的月面照刷爆了朋友圈﹔而加拿大天文學家再次收到來自15億光年外的重復快速射電暴,熟讀《三體》的網友們紛紛留言,“千萬不要回答”。從視野可及之處到人類想象力的邊界,科學隨著宇宙一起熱鬧起來,而更重要的是,公眾願意為科學的每一點動靜、每一個腳步揮洒熱情。我們有理由相信,即將到來的,將是一個科技進步催生的“科普的春天”。
科學講究數據,我這兒正有一份數據:2018年9月的全國科普日活動期間,線上線下參與者達3億人次,參與活動的科技工作者約110萬。而中國科協的調查顯示,2018年我國具備基本科學素質的公民比例達8.47%,其中上海、北京兩地超過20%,不僅有望在2020年實現《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中提出的10%的目標,也大大縮小了與主要發達國家的差距。可以說,這些數據,一定程度上呈現出公眾科學素質的日益提升,也有力証明了我們的科普工作卓有成效。
作為主流媒體,人民日報在持續不斷地用報系力量推動科普傳播的同時,也時常會探討這樣一個話題: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公民科學素質為什麼如此重要?我們曾經在一篇評論寫道,從掌握科學知識、科學方法,到尊崇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科學素質的提升既關系每個人成長,也關乎國家乃至人類的共同命運。意識到人類在“宇宙年”最后一天的晚上才出現在地球,或許就會多一份對生命的理解、對自然的敬畏﹔認識到從發明天文望遠鏡到在月球踩下腳印隻用了幾百年時間,可能就會多一份對科學的期待、對創新的信心。實際上,如果說科學的前沿是技術發明翻騰的浪花,那麼公眾的科學素質、社會的科學水平則是浪花之下深沉的大海。隻有公眾的科學素質得到不斷提升和普遍提高,國家創新能力的海洋才能始終活力奔涌、波瀾壯闊。
這就是為什麼,習近平總書記會反復強調“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也是為什麼我們要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寫入“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對中國而言,實現創新發展、建設創新型國家,既需要一批有建樹有成就的科學家,也需要越來越多的人學會“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如何讓科學更多地抵達公眾?關鍵在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媒體工作者要攜手共進,為全社會打造一個“科學共同體”。
愛因斯坦曾說過,宇宙最不可理解之處在於它是可理解的。換個角度看,這句話也是對媒體人進行科普報道的鼓勵:科學的“可理解”,正是其“可傳播”的基礎。作為主流媒體的排頭兵、領航者,人民日報的全媒體方陣目前已覆蓋7.8億人次,我們有責任秉持科學精神,為廣大讀者析事明理、解疑釋惑,為科普工作建言獻策、聚氣凝神,為科學的“可理解”“可傳播”做出更多貢獻。
我們可以用更生動的內容去傳播。比如,在國產C919大型客機首飛的報道中,我們採用了圖文、視頻訪談、H5動畫等多種手段,在科普的同時也增強了公眾的民族自豪感。今后,我們將努力創新科普內容生產,不斷壯大科技創新、科學普及的主流思想輿論。我們可以用更有效的方式去傳播,比如,2018年“科普中國”項目組37條內容被推送至微博平台,累計閱讀量近4000萬,還有條目登上了熱搜榜。今后,我們將努力提升科普傳播效率,讓科普內容傳得更快、更廣。我們也可以用更權威的信息去傳播。比如,人民日報的“求証”欄目和人民網“求真”欄目,都已開設8年,通過融合之力共同為蕪雜的網絡信息去偽存真。今后,我們將進一步加強與科協等部門的溝通與合作,讓權威准確的科學聲音更加響亮。
同志們、朋友們,
“典贊·科普中國”已經連續舉辦了三年,累計評出了百余個獎項,為調動社會各界的科普熱情、樹立尊崇科學的社會風氣提供了深沉、持久的支撐力量,對於促進我國科學普及事業具有重要意義。今天,“典贊·2018科普中國”活動也將頒發出50個獎項,這既是對一年來風雨兼程的科普工作者們的褒獎,也是對一年來科普事業取得斐然成就的集中展現。
科幻作家劉慈欣有一句感慨,他說,中國是一個充滿著未來感的國度。而外國媒體也曾驚嘆,在科技創新領域,“中國浪潮”來了!當科學成為進步的注腳,當科普成為社會的剛需,我們更需要用好科技創新、科學普及的兩翼,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歷史進程。人民日報社願與中國科協以及廣大科普工作者一起,共同為科普事業的繁榮發展助力,共同迎接新時代的科學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