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肝癌才如臨大敵?糖尿病患者應警惕合並脂肪肝

張凱凱

2018年09月29日08:18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據報道,昨日凌晨,著名歌手臧天朔因肝癌在北京逝世。提起肝癌,很多人都如臨大敵,但是如果得知自己患上了脂肪肝,很多人卻不以為然,認為脂肪肝不會給人體健康帶來實際性傷害。其實,脂肪肝會引發腫瘤等疾病,另外還有一類人也更容易有脂肪肝,那就是糖尿病患者。那麼,脂肪肝是什麼?為什麼糖尿病患者更易得脂肪肝?糖尿病人得了脂肪肝又應該怎麼做呢?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3月16日,醫護人員通過肝臟解剖圖為居民講解愛肝護肝知識。

(石玉成/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據華龍網報道,正常人的肝組織中含有少量脂肪,如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和膽固醇等,其重量約為肝重量的3%~5%,如果肝內脂肪蓄積太多,超過肝重量的5%或在組織學上肝細胞50%以上有脂肪變性時,就可稱為脂肪肝。

脂肪肝是各種原因引起肝脂肪蓄積過多的一種病理狀態。《生命時報》介紹,通常所說的脂肪肝主要指因肥胖、糖尿病和酒精等因素所致的慢性脂肪肝。脂肪肝不但會對肝臟產生影響,還會引發糖尿病、冠心病、腫瘤等疾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約有50%的糖尿病患者合並脂肪肝,50%~80%的患者合並肥胖,患者血漿胰島素水平與血漿脂肪酸增高。

糖尿病和脂肪肝的關系實際是個惡性循環。據華龍網報道,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由於胰島素抵抗產生糖代謝障礙,脂肪動員增加,使血液中游離脂肪酸含量增高。高胰島素血症會促進肝臟對脂肪酸的合成,使大量的脂肪酸蓄積在肝臟,轉化成脂肪沉積在肝中。糖尿病患者的肝臟脂肪化后,降糖藥對血糖的控制能力將減弱,使血糖水平波動,容易出現脂代謝異常而形成脂肪肝,脂肪肝又反過來影響血糖控制,造成惡性循環。

糖尿病人患者如果出現了脂肪肝,應該在飲食方式上多加注意。《中國醫藥報》建議,首要原則是控制總熱量,通俗講就是少吃。合理安排每日三餐,定時適量,每餐都應含有糖類、脂肪和蛋白質,以減緩葡萄糖的吸收,避免血糖升高。糖類攝入量應佔總熱量的60%左右﹔蛋白質攝入量應佔總熱量的10%~20%﹔控制脂肪的攝入量,控制脂肪攝入能夠延緩和防止糖尿病並發症的發生與發展,每日脂肪攝入量應減少至佔總熱量的25%~30%,甚至更低﹔增加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另外,糖尿病患者每日食鹽量要在6克以下,不宜飲酒。

本文由北京佑安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李鵬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申佳平、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