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520”5號機成功發射 圖片來源:JAXA官網
據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官網2月6日消息,該機構3日下午從鹿兒島縣的內之浦宇宙空間觀測站,發射了迄今全球最小型運載火箭“SS-520”5號機,約7分半鐘后,該火箭上搭載的皮納衛星TRICOM-1R分離並進入預定軌道。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研究員楊宇光博士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全球對皮納衛星的需求比較旺盛,微小型火箭可以專門針對這種衛星,將其適時發射到滿足要求的軌道,而且這類小型運載工具總成本相對較低,因此應用前景廣闊。”
改進升級 物美價廉
據日本《每日新聞》2月3日報道,“SS-520”5號機僅電線杆大小,全長9.5米,直徑52厘米,重2.6噸,是目前可以進入衛星軌道的世界最小型運載火箭。其原定於去年12月發射,后由於機械故障推遲。
這並非JAXA首次發射此類火箭。JAXA曾於去年1月發射了載有衛星的“SS-520”4號機,但4號機在飛行過程中因機體電線短路而無法向地面傳送數據,導致發射失敗。為避免再出問題,研發人員對40多個組件進行了改進。
據悉,機體除了為適應嚴酷的太空環境而專門設計的零件外,還採用了用於家電的集成電路及線纜等民用零件,因此降低了總體成本。“SS-520”5號機的發射及相關費用共計約5億日元(約合2860萬元人民幣),是H2A火箭的1/20。H2A是日本三菱重工(MHI)為JAXA開發的火箭,用於將衛星送入地球靜止軌道,“拂曉”號金星探測器就是H2A火箭送入行星際空間的。
優勢明顯 需求高漲
楊宇光解釋說:“隨著電子元器件朝著微型化方向發展,完成同樣功能的衛星越做越小,因此小衛星乃至微衛星、納衛星和皮衛星發展也很快,廣泛應用於科研、技術試驗、商業遙感等領域。比如,此次5號機上搭載的皮納衛星重約3千克,主要用於地球影像拍攝和數據通信。”
日本共同社也在4日的報道中指出,目前世界各地有意發射多顆皮納衛星,需要有將它們送入太空的手段。
對此,楊宇光表示,迄今為止,皮納衛星主要採用搭載方式升空,由於每顆衛星對軌道及入軌時機要求都不同,而皮納衛星乘搭的火箭主要照顧主載荷對軌道的要求,難以兼顧搭載衛星,因此,皮納衛星存在無法自由決定發射時機的問題。
楊宇光說:“微小型火箭可以專門針對皮納衛星的要求,將其適時發射到滿足其要求的軌道,雖然運載系數(即有效載荷與火箭起飛重量之比,反映了運載火箭的效率,一般火箭越大,運載系數越高,微小型火箭很難做到百分之一以上)並不高,但在特定的情況下有可能更合適。因此,人們對小型火箭的期待高漲。”
成本降低 民間青睞
這次也並非小型火箭的“首秀”。據悉,今年1月21日,美國初創企業“火箭實驗室”公司在新西蘭成功發射了一枚搭載3顆超小型衛星的小型火箭,並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枚“電子”火箭長17米、直徑1.2米,重10.5噸,最高載荷為225公斤,比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載荷高達20多噸的“獵鷹9”號火箭小得多。
與埃隆·馬斯克創立的SpaceX公司和亞馬遜公司CEO杰夫·貝索斯創立的“藍色起源”公司相似,“火箭實驗室”也希望能降低人類進入太空的成本。但不同的是,SpaceX和“藍色起源”等公司主要研發可重復使用的大型火箭﹔而“火箭實驗室”主要發展小型火箭,旨在滿足客戶發射小型衛星的需求。
日本共同社在4日的報道中指出,日本此次成功發射將有助於民間火箭的開發。由於“SS-520”系列火箭屬於試驗機型,這將是它最后一次用於衛星發射。參與研發的佳能電子等4家公司於去年8月組建了繼續研發小型火箭的新公司,今后將主要由民間力量承擔這一工作。此外,在日本,由投資人堀江貴文出資的火箭制造商星際科技有限公司,也計劃在今年春天將日本首枚民間小型火箭送入太空。
當然,楊宇光最后也指出:“超小型火箭目前還存在運載系數低、相對成本高等不足,而且,皮納衛星的發射服務市場還不是很大,相對來說比較小眾。但這種火箭未來還是有其發展空間,具體能達到什麼規模還很難預測,主要取決於皮納衛星的發展程度。”(記者 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