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業大學科研人員在光學測量領域首次提出的一種分析方法,通過對高階標定模型中各組成項對重構結果重要性分析,在保証精度的前提下,實現了高階標定模型的計算效率和穩定性的大幅提升。日前,成果被國際著名期刊《測量科學與技術》評選為年度亮點文章。
高精度光學三維掃描是目前光學測量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其中,條紋投影掃描測量技術憑借非接觸式測量、測量速度快以及測量精度高等優點,廣泛應用於逆向工程、文物保護等復雜曲面幾何參數的精密測量領域。然而,由於條紋投影掃描測量技術需要通過高階模型進行標定,在測量中獲取的各項數據在高階模型中標定較為困難,從而影響了其測量結果穩定性。
針對這一問題,該校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於連棟教授科研團隊,在標定模型優化、自適應有效點雲識別以及相位誤差精確補償等關鍵問題提出了創新性的解決辦法,從而獲取高精度的三維輪廓點雲。同時,該團隊首次提出一種確定高階標定模型中各組成項對重構結果重要性的分析方法,可在測量過程中識別並剔除對重構結果影響微小的組成項,通過優化高階標定模型,在保証精度的前提下,提升了高階標定模型的計算效率和穩定性。
“傳統激光掃描等方法,常用於靜態物體測量,而條紋投影測量技術則可對動態物體進行測量。”於連棟教授介紹說,“比如在測量瞬間彈出的安全氣囊的變化過程時,由於被測量物快速變化,其高階模型的標定更為困難。而這一成果可顯著提升測量結果的精度、效率和穩定性。”據介紹,這一成果可廣泛應用於高精度光學三維掃描領域,該團隊目前已在條紋投影測量技術領域申請4項國家發明專利。(記者 吳長鋒 通訊員 周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