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6月21日電 高懸的機械手臂、圓圓的攝像鏡頭,大的狀如一輛坦克有100多公斤,小的形如幾隻捆綁在一起的炮彈僅有十多公斤……這組四個機器人看似其貌不揚,卻有著特殊的本領,它們能在人類生命禁區的超強輻射環境下偵查救援,猶如“特種部隊”,是我國自主研發的耐核輻射機器人。
由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與西南科技大學、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經過近兩年時間聯合研發的這組機器人,攻克了強輻射環境可靠通信、輻射防護加固等核用機器人關鍵技術,並於近日榮獲2016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研發團隊負責人、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馮常介紹說,在機器人產品研發中,為了使其更加實用、可靠,該所與中廣核核電運營有限公司緊密合作。對核電站現場進行准確的測繪、對環境參數進行精確的測量、對實際的操作過程進行詳細、深入的了解。
高耐輻射技術是核心技術之一。普通機器人在高輻射環境中會“死機”:機器人的“四肢”材料會老化,“大腦”芯片控制中心被損毀、“眼睛”攝像機會黑屏。如2011年日本發生福島核泄漏事故后,進入泄漏區工作的機器人就因不耐輻射性而很快“癱瘓”。
馮常說,這組核電應急機器人可以承受65℃的高溫,其攜帶的相機等傳感器,可以在每小時1萬個西弗(Sv)的核輻射環境中工作,特別是水下高清耐輻射攝像系統採用了獨特輻射屏蔽技術,可在水平方向360度旋轉無盲區,在水下100米工作也依然穩定可靠。
這組核電應急機器人由陸地應急機器人、水底異物打撈機器人、小型水下觀測機器人、水下多功能機器人構成,在執行任務時,它們各司其職。
馮常說,核電站的工種有近百種,未來核電應急機器人的家族會更龐大,向更智能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除去機器人的‘大腦’、‘軀干’,其他功能模塊大多可拼接,可以根據不同應用,組裝不同的‘機械手臂’,這就好比在工具庫中挑選要使用的工具。從而讓機器人更加專業化。”(記者 吳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