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有科學“大咖”支持的偽科學更具迷惑性 

2017年06月16日09:10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有一種偽科學,更具迷惑性

  近年來,有一種現象很有趣:一些科學“大咖”似乎倒向偽科學陣營,發表了不少似是而非的疑似偽科學言論。在公眾眼裡,科學家往往是掌握科學知識的化身。這種現象讓公眾很困惑:科學家講述的都是科學嗎?科學和偽科學的界限在哪裡?

  其實,大科學家被偽科學迷惑的事件並不鮮見。1878年,恩格斯寫了一篇文章《神靈世界中的自然科學》。在這篇文章中,他諷刺和揭露了當時已經陷入偽科學泥潭的三位大科學家。他們都大名鼎鼎,分別是華萊士、克魯克斯和策爾納。恩格斯還從根源上分析了他們從事偽科學的原因。正是由於他們片面地強調與依賴感覺經驗,極端輕視理論思維,因此執迷不悟到了可悲的地步。

  近140年過去了,如今再讀這篇文章,不但不覺得過時,反而覺得更有現實意義。新時期的偽科學不過是罩了一件新穎的外袍,本質上並未改變。

  比如,這些大科學家們發表的疑似偽科學的公開言論中,一般都是用個人的自我體驗代替可重復的實驗檢驗,把量子物理中的新奇現象解釋為意識是客觀世界的基礎,把宗教用語牽強地與物理研究的結果相聯系,以証明兩者“共通”。凡此種種,與140年前歐洲那些靈學大師們沒什麼兩樣,認清偽科學的真實面目,提升公眾的科學素質,是當前我國科普工作面臨的重要任務。

  毋庸置疑,大科學家都掌握了豐富的科學知識,但科學知識僅是具備科學素質的一個方面。或者說一定的科學知識是具備科學素質的必要但非充分條件。此外,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科學技術的門類劃分趨於細密,在某一方面的專家、院士,在另一方面可能與公眾一樣所知甚少。因此,大科學家搞偽科學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和普通公眾一樣是一種常見社會現象。只是由於大科學家聲望高,對於如何用科學語言“包裝”偽科學更熟稔,因而其言論更具迷惑性,社會影響和后果也更嚴重。

  科學史上的確有過令人無比向往的輝煌年代——科學革命,比如16—17世紀的第一次科學革命和19—20世紀之交的第二次科學革命。但是我們不應忘了,在人類科學探索的漫長歷程中,大部分時段風平浪靜,“革命”只是拓展了科學研究的視野,但不足以讓這首巨輪改變航向。因此,當下一次偽科學的驚悚宣稱再次鼓噪在你耳旁時,請警惕,它們只是披上了新的時裝。(史曉雷)

(責編:高黎明、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