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泄露、變味廣告、網絡謠言、網絡暴力、垃圾信息、自媒體炒作已成為當前最困擾用戶的6種互聯網頑疾

避開互聯網六大“迷魂陣” 探求天朗氣清的網絡空間

2017年06月15日09:3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避開互聯網六大“迷魂陣”

  世界大網絡,網絡大世界,誰都不願生活在一個充斥著虛假、詐騙、攻擊、謾罵、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間。互聯網架起了無限可能。沒有人會拒絕由此帶來的便利,然而那些伴生而來的困擾煩惱也令人無法忽視。

  開放自由的表達環境令人欣喜,卻也讓語言暴力肆意橫行,真相謠言真假難辨﹔通暢的數據共享惠及生活,卻使得隱私保護漏洞頻出,廣告侵擾無孔不入﹔海量的內容生產豐富選擇,卻導致垃圾信息以次充好,庸俗炒作大行其道。

  網絡異化的產物給用戶擺下了“迷魂陣”。面對“互聯網讓我們更好了還是更不好了”的問題,你我的回答有多猶豫,相應的完善改進就有多急迫。

  諱疾忌醫斷然不可取,直面互聯網的病症隱憂也不是為了否定技術升級的意義。對症下藥才能讓“副作用”消減,讓“正能量”充盈。本期新媒體版推出《避開互聯網六大“迷魂陣”》特別策劃,試圖識破迷陣、撥開迷霧,探求天朗氣清、風景獨好的網絡空間。

  ——編 者

  信息泄露深陷“無底洞”

  因個人隱私泄露而導致的精准詐騙頻頻發生,成為互聯網健康發展道路上的一顆“毒瘤”

  剛剛注冊成為某賣房中介的會員,就接到了貸款和裝修的電話﹔在網上完成一場考試的報名,就收到培訓班和能提前拿到考題的短信……個人隱私的泄露似乎成了見怪不怪的事情。

  根據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的《2016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54%的網民認為個人信息泄露情況比較嚴重,84%的網民曾經遭受過因個人信息泄露帶來的不良影響,比如廣告推銷等。

  此外,因個人隱私泄露而導致的精准詐騙頻頻發生。去年8月,福建的陳先生接到一個自稱是“房管局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對方在准確說出他的姓名、住房等信息后,稱陳先生的房子“可獲7580元退稅款”,陳先生按電話提示,在ATM機上給對方轉賬1萬多元,事后發現遇到詐騙。

  越來越多形式“新穎”的詐騙花招,也讓網友防不勝防:航班取消、獎學金發放、學費繳納、發放補助金、電視節目中獎等詐騙電話和短信,無時無刻不在“轟炸”著人們的手機﹔各類釣魚網站、克隆網站的存在,也讓網友的個人財產安全岌岌可危。更令網友震驚的是,詐騙分子還能夠准確地說出自己的名字、電話、住址,甚至網購的信息。

  《2016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顯示,從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上半年,網民因個人信息泄露、照片信息、垃圾信息等造成的經濟損失達915億元。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說:“關於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法規、條例部門規章、地方性規定,目前已經有100多部,因此在法律層面不存在空白。但目前大量因隱私泄露導致精准詐騙案件發生,主要是因為我國網絡實名制落實得不夠好,沒有完全做到身份証、電話卡信息與本人的一一對應。網絡服務提供者應按相關規定落實好網絡實名制。”

  同時,他也提醒網民在社交平台謹慎“晒出”自己的個人信息和行為信息,比如自己以及家人的照片、姓名,或者機票、購物信息等。此外,在網站或APP注冊的時候要仔細閱讀保密協議,根據其對個人數據使用程度來決定是否注冊。(記者 董絲雨)

  變味廣告營銷“過了頭”

  用戶產生各種不舒適感,是因為廣告營銷精准度有些“過頭”了,“剎車”或者“扭轉方向盤”還需要時間

  最近,北京公務員小張家裡在裝修,閑暇時到某網絡購物平台搜索“衛浴櫃”。接下來幾天,小張一上網,網頁某個角落就會彈出“衛浴櫃促銷活動”等廣告鏈接。一開始,他還有興趣看一眼,可漸漸地發現這個“精准”服務不僅不靠譜,還有些“揮之不去”,有種被賣了隱私還被騷擾的感覺。

  這種經歷很多網友都有過,自己在某個網絡平台的瀏覽習慣、瀏覽痕跡,總是在其他網站體現。越來越多的網友質疑,數據共享是否影響到了個人信息保護?精准營銷怎麼就有了網絡“牛皮癬”廣告的意思?

  除了看似“走心”卻讓人不適的互聯網廣告,《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實施近一年來,微商朋友圈廣告仍有些屢禁不止,賣假貨、假代購、集贊加關注等營銷信息還在刷屏﹔郵箱垃圾廣告依然對用戶繼續“日常的問候”,有時候用戶點開幾十條新郵件竟全是花式廣告。有網友感嘆,“推送方式略顯粗暴”。

  當互聯網廣告讓用戶有了營銷騷擾的感覺,恐怕真得“治病”了。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詹騫認為,近年來,互聯網服務一直朝著“提供更精准服務”的趨勢轉變,某種意義上,想要獲得更友好的互聯網服務,勢必讓渡一些個人信息,包括地理位置、搜索內容等。去年發布的《中國個人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報告》顯示,53%的人因網頁搜索、瀏覽后泄露個人信息,被某類廣告持續騷擾。

  “現在,用戶產生各種不舒適感,是因為精准度有些‘過頭’了,‘剎車’或者‘扭轉方向盤’還需要時間,需要行業達成共識。”詹騫強調,關於“精准服務”有兩點需要重視,一是什麼樣的個人信息不能讓渡,需要被保護﹔二是服務的精准度與用戶體驗度的關系如何平衡,這兩點也是守住互聯網廣告底線的關鍵。

  業內人士指出,互聯網廣告營銷數量巨大、平台多樣、渠道分散,其治理不能寄托於單向的監管,需要多方合作、不斷增進對合法廣告模式的經驗積累,在實踐中逐漸扭轉廣告亂象。用戶也有能力屏蔽一些廣告信息,對於廣告沒必要完全持負面態度,如果廣告內容對接用戶需求並且提供的是有質量的服務,也是有價值的。(記者 吳姍)

  網絡謠言上演“狼來了”

  網絡謠言沒有改變謠言的本質,只是提供了新的傳播媒介,讓傳播更快、范圍更廣、影響力更大

  近日,微信官方發布辟謠小程序,如果用戶閱讀或分享過的微信文章被鑒定為謠言,小程序會發送謠言提醒。網友留言表示“一定要轉給爸媽”。

  曾幾何時,公開透明、無所不包的互聯網被視作“謠言終結者”,隻需指尖一點,就可輕鬆求証真偽。可現在,謠言數量不降反增。據《2016網絡謠言傳播以及成年人認知情況研究報告》,六成以上成年網民經常看到網絡謠言。

  網絡謠言沒有改變謠言的本質,只是提供了新傳播媒介,讓傳播速度更快、傳播范圍更廣、影響力更大。網絡謠言更善於緊抓時代熱點、民生焦點和社會痛點,社會公平、食品安全、環境問題、醫療教育等,都是謠言高發區。

  層出不窮的網絡謠言已成為互聯網“毒瘤”。一位網友調侃:“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知道2011年搶的鹽吧?我家的終於吃完了!”6年前,一條“加碘鹽可防輻射”的謠言在網絡發酵,幾天內就在全國范圍內引起一場搶鹽風波:貨架上的食鹽被搶購一空、黑心商販哄抬鹽價,有人甚至囤積了1.3萬斤食鹽……

  網絡謠言的受害者不隻有網絡用戶。最近,網絡熱傳“晉江塑料紫菜”謠言,讓當地紫菜生意一落千丈,某農戶家的15噸紫菜滯銷,直接經濟損失達20萬元。即使辟謠成功,謠言聽眾“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也讓經濟和名譽損失難以挽回。

  北京地區網站聯合辟謠平台和騰訊較真平台勾勒了一幅“謠言易感人群畫像”:女性、老人和未成年人、農村地區人群、低學歷者更易受到謠言影響。對用戶而言,除了要做到不信謠、不傳謠,更要能辨謠。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建議:“用戶看到新信息時,不僅要看消息的可信程度,還要看消息源的可信程度,重要信息應求証於權威媒體,才能夠盡可能避免被謠言誤導。”

  治理網絡謠言離不開多管齊下。“第一,要完善規則,如政府制定政策法則,平台制訂行規協議﹔第二,要利用專業資源,打擊有組織犯罪或形成產業鏈的謠言信息。”姜奇平說。(記者 許晴)

  網絡暴力亂施“殺威棒”

  當“曝光”失控,當網友以蠻不講理的態度和惡毒下流的言論中傷當事人,監督就異化成了網絡暴力

  “粉絲尾隨打擾偶像高考”“大爺大媽霸佔籃球場跳舞”“女留學生發表辱華演講”……熱門新聞的評論區總夾雜著一些不和諧的聲音:“這人是誰,人肉出來!”“長這麼丑還好意思干這種事,不要臉!”……

  在“有圖有真相”“圍觀改變中國”的口號下,“發到網上曝光你”這句話一度頗有震懾力。曝光肇事逃逸的司機或隻抽名煙戴名表的政府官員,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社會安全和正義。但是,當“曝光”失控,當網友以蠻不講理的態度和惡毒下流的言論指責中傷當事人,甚至用人肉搜索等手段曝光當事人隱私,騷擾其現實生活,監督就異化成了網絡暴力。

  去年,一位內地男明星因為“外界發出的歪曲事實和中傷他的言論報道”導致抑郁症加重,離開了人世。2008年,韓國曾有5名藝人因網絡暴力連續自殺,引發了一場“善帖運動”,告誡網友人言可畏。

  網絡暴力離我們並不遙遠。在《千夫所指:社交網絡時代的道德制裁》這本書裡,作者拜訪了許多位網絡暴力的受害者,發現大部分是普通人,隻因為在公眾場合或者社交媒體上做了錯事或發表錯誤言論,就招致毀滅性的網絡羞辱和人肉搜索。網絡暴力不僅影響他們的生活,還波及他們身邊的人,其影響和惡果難以消弭。

  用戶在網絡暴力中扮演的角色,隨時可能在加害者和受害者之間轉換。“不想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就不要對別人這樣做﹔在現實中不能做的事情,在網絡上也一樣不能做。”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說。

  網絡暴力侵犯了隱私權、肖像權、名譽權,甚至生命健康權,受害者可以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比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此外,網站應落實網絡實名制,媒體也應堅持新聞倫理。”朱巍說。(記者 許晴)

  垃圾信息刷屏“全天候”

  垃圾信息產生的主要原因與小廣告一樣,都是為了低成本推銷逐利,實則浪費了大量的社會資源

  “不轉不是中國人!”“癌症克星!速轉!”“幾億人不知道的秘密,轉瘋了!”

  點開朋友圈或者微博,類似這樣的內容充斥著眼球,有網友直言:“這樣的內容就是通過夸張的表達,甚至道德綁架的方式來誘導人們轉發,實際上如同垃圾一般毫無價值和意義。”

  “此類垃圾信息產生的主要原因與小廣告一樣,都是為了低成本推銷逐利,其泛濫浪費了大量社會資源和網友的時間、精力,損害網友權益,嚴重的甚至可以帶來魏則西案例那樣圖財害命的結果。”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說。

  除了打著愛國的旗號逼迫網友轉發之外,還有諸如“轉發者一生平安”“不轉三日內必有禍事”之類的詛咒帖和半詛咒帖飽受網友詬病。而利用網友的愛心炮制虛假信息的內容,比如每年高考期間都會“准時”出現的尋找丟失准考証考生的內容﹔時間、地點十分“精確”的募捐類、獻血類、孩子走失類內容,更是不斷挑戰著社會的倫理底線。

  有業內人士表示,之所以制造這類信息,目的無外乎是為了獲得注意力攢粉后攫取廣告費。

  姜奇平認為,平台應針對垃圾信息量大面廣的特點,採取措施加以制止,例如,對投訴集中的垃圾信息源,按照成文規定,直接予以屏蔽。用戶應主動配合管理,例如,許多郵件都有標注垃圾信息功能,及時標注,可以避免更多人受害。

  去年4月,微信團隊發布《微信外部鏈接內容管理規范》,對誘導分享、誘導關注等九類內容作出規范。微信團隊稱,對於違反外部鏈接內容管理規范的內容,將採取停止鏈接內容在朋友圈繼續傳播、停止對相關域名或IP地址進行訪問、屏蔽相關鏈接等措施﹔若是公眾號違反規范,則會限制或禁止使用部分或全部功能、賬號封禁直至注銷等。

  此外,有專家建議,維護互聯網的清靜有序,也是每個網民的責任和義務,因此網友在見到此類內容時,應積極舉報。目前,大多數社交平台都設有一鍵舉報功能,不僅能提高發現此類信息的效率,也能約束垃圾信息生產者。(記者 董絲雨)

  自媒炒作暗藏“流水線”

  對自媒體的信任因種種肆意炒作行為屢被透支,讀者的價值判斷也將在“迷魂陣”中飽受困擾和沖擊

  “震驚國人”“看后驚呆”“詭異一幕”……這類驚悚吸睛的標題時常令網友在點擊閱讀后直呼“被欺騙了”。注意力經濟時代,採用夸大事實、故留懸念的標題成為不少自媒體文章刷高點擊量的手段,甚至一些標題動輒驚呼“震驚”,被網友調侃稱存在相應的“震驚部”專門炮制此類標題。

  自媒體炒作的范圍不限於“標題黨”現象。不少自媒體文章在內容上熱衷於蹭熱點、博眼球,通過宣揚拜金主義等,顛覆傳統認知,觸及價值底線,有的則追求語不驚人死不休,將偏激言辭作為“招牌特色”。是非可以搬弄,黑白可以顛倒,網友感嘆“三觀盡毀”。

  “自媒體對個人認知判斷的影響來源於個體對媒介的信任,而這種信任構建於我們的現實與網絡交往之中。”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詹騫認為。有數據顯示,約29%的網友在調查中表示更傾向於信任自媒體。而在爭議性事件中,接近60%的網友坦承其認知態度受到自媒體的較大影響。

  然而,一些自媒體為博取關注卻刻意在爭議性事件中對矛盾焦點進行“二次渲染”,甚至煽動讀者情緒引發爭論。

  如今,對自媒體的信任卻因上述種種肆意炒作行為屢被透支,長此以往,讀者的價值判斷也將在“迷魂陣”中飽受困擾和沖擊。日前,北京市網信辦依法約談微博、今日頭條、騰訊等網站,通過關停一批違規賬號,對通過炒作渲染低俗媚俗之風等問題加以遏制。

  自媒體生態如何避免越炒越亂?“緊箍咒”不可缺位。自今年6月1日起,《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開始施行,將微博、公眾賬號等新興自媒體形式納入監管范圍,並要求促進形成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

  此外,自媒體文章越炒越熱,受眾難免無所適從,但不意味著放棄自身選擇的權利。詹騫認為,要形成符合主流價值觀的閱讀選擇,要學會兼聽各方觀點。“讀者如果有充分的機會接觸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就不容易完全偏向一極或倍感困惑。反之,如果窄化甚至封閉自己的信息空間,則有可能有所蒙蔽甚至貿然接受過激觀點。”(記者 錢一彬)

(責編:高黎明、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