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光並不是螢火虫“專利” 這些動物也自帶“發光特技”

2017年06月13日08:04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很多人都聽過“囊螢映雪”的故事:相傳在東晉時,有一個叫做車胤的孩子,他非常勤奮好學,但由於家境貧寒,父母沒有多余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於是每到夏天的夜晚,他就捕捉螢火虫,然后將其裝在能透光的紗布袋中用以照明,后來他終於成為有名的學者。這個故事用來形容勤奮好學的精神,但不少人也對故事中的螢火虫產生了好奇:為什麼螢火虫能發光呢?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2017年4月23日,在以“綠色·科技·未來”為主題的第十八屆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上,“囊螢映雪”等成語被做成模型亮相。

(韋鵬/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據《安徽日報》報道,在螢火虫的腹部末端有一層銀灰色的透明薄膜,膜內藏著數以千計的發光細胞,這些發光細胞中含有熒光素和熒光?。螢火虫在活動的時候,呼吸會加快,氧氣便通過發光細胞周圍的小氣管進入發光細胞,於是發光細胞中的熒光素在氧化反應和熒光?的催化作用下便會發光。

除螢火虫之外,自然界中還有許多自帶“發光特技”的動物。據國際在線報道,在日本富山灣海下三、四百米深的海溝中棲息著大量熒光烏賊,這些熒光烏賊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海底,隻有在每年3月至6月時會浮到海面產卵。每到這段時間的夜晚,聚集在富山灣沿岸的熒光烏賊便會將整個海岸“點亮”。河北新聞網介紹,熒光烏賊的體型不大,通常隻有7厘米長,但它發出的光可以照到30厘米遠的地方。熒光烏賊的腹部和眼部有復雜的發光器,能夠合成放射性復合物,這些復合物會在氧氣、鎂離子和熒光?的作用下發出藍色的冷光。

此外,鄭州大學生物工程系教授吳健在接受大河網採訪時介紹了一種會發光的磷微蠕蚓。這種蚯蚓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就會分泌出一種生物?,於是其體內的熒光物質在氧化反應和生物?的催化作用下,會將化學能以光能的形式釋放出來。吳健表示,“磷微蠕蚓一般會在土裡縮成一團,如米粒般大小,很難被發現。但其在受到刺激的時候會發出類似螢火虫一樣的亮光,這種刺激包括人們在踩踏土壤時產生的壓力。”所以如果大家在走路的時候發現自己踩過的地方發光,不妨找找看有沒有這種會發光的蚯蚓。(林夢雅)

本文由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三級研究員、國家動物博物館副館長黃乘明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趙鵬(實習生)、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