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科技創新 實現轉型升級——

白雲鄂博礦綠色發展研討會6月10日在北京舉行

2017年06月12日09:32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人民網北京6月12日電 10日下午,由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包頭市人民政府主辦,包頭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包頭市白雲鄂博礦區人民政府、中國礦區環境治理與修復產業聯盟承辦的白雲鄂博礦綠色發展研討會在北京舉行。研討會圍繞資源循環利用技術創新及產業化前景、尾礦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延伸路徑、稀土產業綠色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礦區生態治理等議題進行了討論和交流。

會議現場(主辦方供圖)

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會長陳宗興為研討會發來賀信。賀信中說,推進白雲鄂博礦區的綠色發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兩山”重要思想的典型實踐。綠色礦區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堅持和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要依靠創新驅動,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加強礦產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和土地復墾、礦山復綠、尾礦處理、污染防治、植被修復等,促進礦地和諧﹔要以點帶面,將生態文明理念貫穿於礦產資源規劃、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的全過程,推動形成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社會共治、全民參與的礦區全域綠色發展新格局,走出一條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白雲鄂博礦區區委書記張海峰在致辭中表示,白雲鄂博在蒙古語中意為富饒的神山,是國家級獨立工礦區,被譽為“稀土之鄉”。白雲鄂博礦區將立足區情實際,全力做好白雲鄂博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加快科研成果轉化,加快建設白雲鄂博礦多金屬資源綜合利用聯合實驗室及中試基地,實現礦產資源選採、研發、中試、利用、回收、再利用的全產業鏈一體化發展。同時,白雲鄂博礦區將全面實施“稀土+”發展戰略,著力建設白雲鄂博礦資源綜合利用循環經濟工業園區和大宗礦產品交易中心,不斷調優產業結構,打造大型稀土礦和尾礦產業基地。另外,白雲鄂博礦區還將大力發展稀土新興產業,加快推進鐵、鈮、鈧和螢石等礦產品的深加工,發展氟化工等新興工業,進一步提高礦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中國礦區環境修復與治理產業聯盟理事長胡振琪在致辭中表示,白雲鄂博礦區要在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礦產品深加工、尾礦綜合利用、礦區環境治理、礦區流域生態修復等方面進一步明確產業升級轉型方向,通過政府財政資金與社會資本融合發展的方式,實現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的和諧發展。

在研討會上,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沈保根院士,科技部原黨組成員、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協會理事長張景安,環保部原總工程師、中國工業環保促進會會長楊朝飛與國土資源部儲量司司長鞠建華分別進行了主旨演講。中科院院士都有為,國家相關部委司局領導,包鋼(集團)公司、包頭市稀土產品交易所等科研院所、企業、高校的專家、學者進行了研討,為白雲鄂博礦區的綠色發展出謀劃策。

簽約儀式(主辦方供圖)

此外,白雲鄂博礦區人民政府區長黃敏分別與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朱廣慶以及中國礦區環境治理與修復產業聯盟秘書長張宇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在促進白雲鄂博礦區綠色發展和生態環境修復方面開展長期合作,協助白雲鄂博礦區進行礦區環境治理與管理的頂層設計與整體規劃。白雲鄂博礦區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王鳳強與內蒙古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校長李保衛就建設稀土礦產資源平衡利用院士工作站實驗基地簽署建設意見書,開展實驗平台建設、人才培養和項目關鍵技術開發。白雲鄂博礦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李忠與內蒙古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校長李保衛就建設內蒙古科技大學白雲鄂博礦區共伴生礦資源綜合利用研究院簽訂合作協議書,以服務企業、滿足產業需求,提高教學與科研水平和提升創新能力為目標,加快科研成果和技術的轉移及產業化,促進區域創新體系建設。

包頭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秀蓮作了總結講話。她指出,包頭市要緊跟國家調結構、促轉型的步伐,讓科技推動產業提檔升級,不斷推動產業從傳統走向現代、推動產品從低層次邁向高水平、推動稀土應用從小領域擴展到大范圍。要挖掘白雲鄂博稀土資源潛力,把白雲鄂博礦資源循環綜合利用水平提升到一個新層次。(實習生趙鵬)

(責編:趙鵬(實習生)、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