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地鐵家族傳來喜訊:中車四方股份有限公司為重慶地鐵5號線研發的As型列車運抵山城開始調試,標志著我國首款山地A型地鐵列車誕生。
山地As型地鐵列車有什麼特點?其首創的自救援功能如何實現?怎樣破解地鐵車輛跨線路運營難題?帶著這些疑問,記者走進中車四方股份有限公司一探究竟。
山地“達人”:爬坡性能提五成
As型地鐵列車適用於山地環境,具有爬坡能力強、轉彎半徑小、載客量大等特點,最高運行時速為100公裡,6編組列車最大載客量為2322人。新車型的誕生,將為山地、丘陵地形的城市軌道交通基礎建設和運營降低成本,提高列車安全性和運行效率。
中車四方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As型列車是介於A、B型地鐵之間的新車型,屬國內首創,融合了兩種車型的優點,並擁有獨特的技術優勢。新車型車體最大寬度3米,最高運行時速為100公裡,6輛編組的最大載客量為2322人。列車還預留了8輛編組功能,通過增加車廂提高運力,最大載客量可達到2716人,以滿足城市擴容帶來的客流量激增。
被稱作“山城”的重慶,山脈此起彼伏,地鐵建設和運營難度大,距離地面最深的地鐵站,位於近70米深的地下,是目前全國地鐵線中距地面最深的車站。我國原有的地鐵車型,其爬坡能力和載客量難以滿足重慶新建地鐵項目的需求。中車四方股份公司中標重慶市地鐵5號線項目后,通過兩年時間的研發創新,開發出全新的As型地鐵列車,與標准A、B型地鐵相比,爬坡性能提升50%。中車四方股份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蔣欣表示,As型列車爬坡性能的提升,可以減小山地、丘陵地形的地鐵工程挖掘深度,拐彎半徑小可減少建設征地面積,大幅降低建設成本和工程周期。
自帶“高能”:第一時間自救援
As型列車突破了地鐵救援的傳統模式,在其他車輛救援的基礎上,增加了“自救援”功能,大幅縮短線路救援時間,迅速恢復正常運行,提高了運營效率。“列車在運行中一旦出現故障,很容易趴窩導致停運,乘客出行受影響。”蔣欣介紹,自救援是相對於其他車輛前來救援而說的,也就是說,車輛發生某些故障后,車輛上的工作人員通過自診斷發現故障點,並通過車輛自身的設置進行控制系統和動力系統的重新設置,利用狀態良好的車輛提供動力和操作信號,這樣整輛車依舊可以正常運行,避免了“遠水解不了近渴”,實現了“自救援”。
6編組的As型列車作為一個整體控制網絡,分為前后兩個“小編組”,各由一節車頭和兩節車廂組成,發生故障的“小編組”會被切斷運行動力,但保留照明、空調、影像等功能,不影響乘客舒適度﹔另一個“小編組”則獨立形成新的小網絡,控制“小編組”為全車提供運行動力,“出故障的小編組會被另一個編組推或拉著走,避免了因故障停車影響地鐵運營和乘客出行。”蔣欣說,As型列車首創的“自救援”模式,為今后其他地鐵列車的設計、生產帶來了新思路,有望推廣到更多城市軌道交通中。
跨線混跑:別家的“跑道”也ok
As型列車在地鐵領域首次實現了互聯互通,不同廠家的地鐵列車進行一致化的設計,可以跨線路運行。蔣欣解釋說,由於國內地鐵生產廠家採用的信號系統不同,不同列車運行時信號無法兼容,導致不同廠家的控制系統、信號系統無法“對話”交流,無法跨線混跑。在此之前,較大規模的城市中,往往存在多條線路,車輛提供商分屬不同公司,信號系統不一樣,車輛之間無法解析對方信號,對指令、線路運行信息等完全無法進行有效溝通,一條線路上隻能跑某個廠家的地鐵車輛。由於運量不斷增加,地鐵的跨線路運營和車輛的跨線路調派需求十分迫切。但實現互聯互通難度也大,主要是信號系統提供商之間的兼容,所涉及的不僅僅是車輛生產,還有不同廠家之間的溝通交流、相同信號標准的協商制定。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重慶地鐵運營方與中車四方確定了新的開發方向,中車四方通過協調不同信號系統服務機構,增強信號系統的相互兼容性,實現互聯互通,在全國首次實現了地鐵車輛的跨線路運營。As型列車在重慶地鐵5號線投入使用后,通過列車信號系統的兼容升級實現信息無縫對接,列車也可在5號線之外的線路上正常運行,提高地鐵的綜合調度能力。(通訊員 竇新 陳珂 記者 王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