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8日電 深海,是地球上人類最晚認知的世界,至今仍充滿許多科學之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推動我國海洋強國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深鑽、深潛、深網、深漁……深耕藍色國土,建設海洋強國,我國海洋事業正日益向“海洋深處”進軍!
深鑽:鑽到海底“窺探”地球
地殼最薄的地方在海底。半個多世紀以來,大洋鑽探已在國際上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地學革命”。
上世紀六十年代發展起來的大洋鑽探技術,為地球科學研究打開了一扇“寶藏之門”。始於1968年的國際大洋鑽探計劃,目前已成為世界地球和海洋科學領域規模最有影響的一項國際科學合作計劃。大洋鑽探為一系列科學研究立下“汗馬功勞”。
我國自1998年加入國際大洋鑽探計劃以來,已有上百位科學家先后登上美國“決心”號參加大洋鑽探。目前,由我國科學家主導的第三次南海大洋鑽探已接近尾聲。這次鑽探時間長達四個月,在我國南海北部共執行兩個航次任務,來自13個國家的66名科學家參加。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孫珍研究員、同濟大學翦知湣教授分別擔任兩個航次的中方首席科學家。
對於我國的大洋鑽探,國際大洋發現計劃中國專家咨詢委員會提出“三步走”戰略規劃:第一步,2014年至2017年,實現3個以中國科學家為主的“匹配性項目建議書”航次﹔第二步,2018年至2020年,實現中國自主組織的國際大洋發現計劃航次,建設新的岩芯研究中心﹔第三步,建造新一代大洋鑽探船。目前,我國大洋鑽探正按照這三步走的戰略規劃,穩步推進。
深潛:《海底兩萬裡》不再是科幻
148年前,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寫了一部名著《海底兩萬裡》。
隨著深潛技術發展,《海底兩萬裡》早已不再是科幻。不久前,新華社記者劉詩平乘坐我國的“蛟龍號”載人深潛器,在全球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下潛到4811米海底。劉詩平發現,海底世界並非荒蕪一片,不時見到海參、海綿、海星、魚、蝦等動物。這許多細節,都與《海底兩萬裡》中的描寫不謀而合。
“蛟龍號”是我國首台自主設計、自主集成研制的作業型深海載人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為7000米級,可在佔世界海洋面積99.8%的廣闊海域中使用,是目前世界上下潛能力最深的作業型載人潛水器,在全球載人潛水器家族中名列第一梯隊。目前,無人潛水器、水下機器人等技術日新月異,科學家為什麼還要制造載人潛水器,親自下潛到海底去看一看呢?
除了滿足人類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許多海底工作,人類的作用仍然無法替代。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名聲很大,它還有兩個“兄弟”——“海龍二號”無人有纜潛水器和“潛龍一號”無人無纜潛水器。它們“三兄弟”均已入駐位於青島的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實現了中國深海“三龍”聚首。
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辦公室主任劉峰說,“三龍”是中國自行設計、自主集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類典型深潛器,其在調查作業模式方面各有特點。“三龍”還可互為保障,如果有其中之一發生故障,其它潛水器可提供救援。
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於洪軍表示,“蛟龍”號新母船正在建設中,預計2019年3月下水,屆時這條母船可同時搭載“三龍”探海。
深網:“現場直播”海底世界的新聞
自古以來,人類觀察海洋的方式,是從海面或空中俯視海洋。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可以在海底布設觀測網,從海底仰視海洋。
然而,在波濤洶涌、瞬息萬變的海面上,這一設想實施起來談何容易?
在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支持下,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3年多來先后組織多個航次在熱帶西太平洋成功收放潛標73套次,建成了由16套深海潛標組成的我國西太平洋科學觀測網並實現穩定運行,在西太平洋代表性海域最深觀測深度達5093米,獲取了連續3年的溫度、鹽度和洋流等數據。
在2016年航次中,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又攻克了潛標數據長時間實時傳輸的世界性難題,實現了深海數據的“現場直播”。
在海底建設觀測網,就像一雙雙安裝在海底的“眼睛”,被稱為繼地面與海面觀測、空中遙感觀測之后,人類在海底建立的第三個地球科學觀測平台。
日前,我國海洋領域第一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家海底科學觀測網”已被正式批復立項,建設周期5年,總投資逾21億元。建成后,將成為總體水平國際一流、綜合指標國際先進的海底科學觀測研究設施。
同濟大學汪品先院士說,我國深海研究的起步比許多國家都晚,深海科技與國際前沿的差距也比許多領域都大。積極開展海底科學觀測網的建設,對早日實現建設海洋科技強國的夢想意義重大。
深漁:挺進“深藍”豐富百姓餐桌
隨著養殖技術和海工裝備技術的突破,漁場正從近岸淺海向離岸深海挺進。
中國海洋大學牽頭的協同創新團隊正探索在黃海冷水團養殖大西洋?,這是首次在溫帶嘗試冷水魚類養殖,而且將為我國離岸深海養殖奠定基礎,有望引發新一輪海水養殖浪潮。
中國海洋大學原副校長、教授董雙林介紹,高品質冷水魚類,如大西洋?和虹鱒等魚類,一直是我國海水養殖的空白。因為我國無寒帶海域,從渤海至南海,夏季海水溫度太高導致?鱒魚等冷水魚類無法存活。
董雙林說:“高溫季節時,可將養殖網箱下沉至冷水團,或將冷水團的水抽到養殖工船中,保証?鱒魚越夏。”
我國建造的高端深海漁業養殖裝備也在“走出去”。日前,世界首座半潛式智能海上“漁場”——挪威海上漁場養魚平台在青島西海岸新區交付,它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半潛式智能海上“漁場”,集自動化養殖技術、現代化環保養殖理念和世界頂端海工裝備設計於一身。(記者 張建鬆 劉詩平 張旭東 蕭海川 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