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公民個人信息保護 UCloud安全屋為數據流通保駕護航

2017年06月07日09:0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UCloud安全屋為數據流通保駕護航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正式實施,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和適用法律進行了進一步明晰。但在“互聯網+”時代,加強公民個人信息的立法、司法保護,並不意味著完全封閉信息源或切斷正常信息流,因此亟需安全的流通平台進行數據交換與共享。在此背景下,UCloud安全屋應運而生。

  安全屋產品是國家重點研發專項“雲計算和大數據”研究取得的重要階段成果,旨在支持雲服務提供者在其數據所有權不變的情況下實現數據使用權的可信流通共享。

  UCloud此次推出的安全屋是以合法商業營銷為出發點,通過區塊鏈、堡壘機、審核流程等保証數據的安全性,做到數據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客戶可以安全、便捷、靈活的進行數據分析和共享。

  具體來看,UCloud安全屋首先實現了數據分析結果交換過程安全可控,雲安全技術保障數據安全不泄露,區塊鏈技術保障數據操作透明可追蹤。其次,在數據所有權不變的前提下,數據分析結果交換方式靈活,交換的可以是源數據,也可以是交叉運算結果﹔可以是雙方聯合分析,也可以是多方聯合分析﹔可以是跨行業交換,也可以是同行業交換。UCloud作為中國最大的中立雲服務商,隻做雲基礎設施業務,不會進入客戶業務領域,跟客戶無任何利益沖突。

  UCloud安全屋的主要優勢在於推動數據流通,幫助客戶獲取之前很難涉獵的數據,目前支持的場景已包括交叉營銷、AI訓練數據分析、政府數據開放共享和金融數據共享等4大關鍵性應用場景。

  以金融行業場景為例,金融機構把征信黑名單數據放在安全屋,交叉計算之后隻將結果輸出給各方,各機構的數據並沒有給到其他機構。而參與機構則實現了“1+1>2”的效果,能夠降低壞賬率,提高征信速度,增強公司盈利水平。

  “隨著互聯網信息時代到來,公民個人信息的商業價值逐漸顯現,一些違法犯罪分子開始大肆進軍公民個人信息售賣行業。打擊這些黑灰產業鏈和通訊網絡詐騙、敲詐勒索等犯罪行為,不僅需要國家出台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懲治,更重要的是公眾需加強個人信息安全保護意識,使用可靠的數據流通平台。”面對當前的數據亂象,國防科大史佩昌博士表示,UCLoud的安全屋產品將提供一整套基於雲端的安全技術、計算技術和流通規則,幫助用戶安全可控、快捷高效的實現數據流通共享。

(責編:高黎明、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