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窮養兒子富養女”?正確的教育方式才是優育的基石

2017年06月01日13:06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讓孩子體驗勞動的艱辛,引導他們學會收斂欲望。(詹俊/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窮養兒子富養女”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隨著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理性,“窮養”與“富養”的話題又被再度提起。那麼,孩子到底是該窮養還是富養呢?

關於窮養還是富養的問題,《中國青年報》曾報道,一份調查顯示,43%的受訪者認為,“窮養”和“富養”是指物質上的“艱苦”和精神上的“豐富”。這從側面表明,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重點已從單純的物質滿足過渡到了素質培養。更多的家長選擇全力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同時杜絕孩子花錢無度,避免孩子養成好吃懶做的壞習慣。

不過,一些家長完全不給孩子零花錢,這也可能會導致孩子做出一些極端的行為。華龍網曾報道,一位小學二年級的孩子,由於平時奶奶管得比較嚴,從來不給零花錢,也從來不給他買玩具,竟偷偷從家裡拿了90多元錢買了一個玩具。這種過分“窮養”的反面例子同樣值得家長們深思。

那麼,家長該如何正確地教育孩子呢?

國內著名兒童教育學者王人平認為,父母過什麼樣的生活就讓孩子過什麼樣的生活。長江網也持有相似的觀點,認為在物質方面,家長應遵行兩個原則:一是量力而行,二是講原則。量力而行,即對子女金錢物質上的滿足須在家庭經濟條件的承受范圍之內,不能“打腫臉充胖子”﹔但凡事講原則,不一味克制金錢補給。

此外,《生命時報》建議,在教育孩子時,首先應理性引導孩子,讓他們認識到坐享其成是一種恥辱,並主動抵制這種行為﹔其次要尊重性地“窮養”,比如孩子鬧著要買玩具時,家長不要隨口呵斥或拖走,而要耐心引導﹔另外,適當讓孩子在較為艱苦的環境中生活,借此引導他們學會收斂欲望﹔最后,讓孩子在充滿愛的環境中成長,教會他們獲取快樂,也是值得家長仔細研究的教育方式。(林夢雅)

本文由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訪問學者劉杰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方正(實習生)、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