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會開幕進入倒計時

2017年06月01日12:59  來源:人民網-科技頻道
 
原標題: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會開幕進入倒計時

  人民網北京6月1日電(趙竹青)記者從中國宇航學會獲悉,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會(簡稱GLEX2017)將於6月5日-6月9日在中國召開,大批世界航天精英即將相聚北京,圍繞航天熱點議題,探尋全球航天探索未來發展路徑。

  大會由國際宇航聯合會和中國宇航學會主辦,主題為“分享”與“合作”。據介紹,大會將圍繞空間探測的科學目的與基礎設施,空間實驗室、空間站、空間探索,月球、近地小行星、火星及其他目的地探索,空間探索關鍵技術,載人空間探索的生保和醫學挑戰,空間探索的價值與新模式、相關法律問題和大眾認知、國際合作等諸多議題,探討航天探索當前面臨的挑戰、解決方案及未來發展方向。

  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常務副主任馮春萍表示,深空探測已成為新世紀航天探索的熱門領域,並呈現出探測目標多元化、探測形式多樣化及國際合作更加廣泛的特點。在這樣的背景下,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會的召開可謂恰逢其時。

  眾多國際航天精英現身大會

  據介紹,屆時,將有近千名來自世界各地航天領域的科學家、企業家、機構代表和政策制定者參會,聚焦全球航天探索的尖端領域,共同探討空間探索領域的發展前景。

  參會者中,既包括人類第一個登上月球的飛行乘組成員巴茲·奧爾德林,中國首位進入太空的航天員楊利偉等航天明星,也有歐空局局長約翰·迪特裡希·沃爾納,法國航天局局長讓·伊夫·勒加爾,意大利航天局局長羅伯特·巴蒂斯通及德國、加拿大、日本、韓國、南非、阿爾及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航天局局長、官員或相關機構代表。

  巴茲·奧爾德林將作題為《Cycling Pathways to Mars》(火星循環路徑)的主旨報告,楊利偉將會介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中的空間實驗室成果及未來空間站規劃。

  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空客公司、泰雷茲阿萊尼亞宇航公司等國際知名航天企業的代表,以及錢學森曾工作過的美國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等頂級科研機構的科學家,也將在大會上就人類航天事業發展發表報告,表達見解。

  嫦娥五號等熱門項目最新進展將披露

  本屆大會將舉行4場全體會議、7場主旨報告、12場全球網絡論壇、23場技術分組討論等多項報告、交流活動。與會者將回顧近年來世界各國在航天探索領域取得的成就,聚焦“月球探索”“火星探索”“小行星探索”等13個技術領域,探討航天探索當前面臨的挑戰、解決的方案及未來發展方向。

  4場全體會議將圍繞“主辦國家航天局長的基本主張”“中國航天成就及展望”“非洲國家在全球空間探索方面的作用”等議題進行。

  在7場主旨報告中,相關航天機構及代表將圍繞“歐空局關於月球國際合作的設想”“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載人空間探索項目的最新進展”“嫦娥五號與中國深空探測任務”“空間站面向國際合作的開放式有效載荷實驗資源”等話題進行。

  12場全球網絡論壇主題既聚焦國內的“2030年前中國深空探測發展戰略”和“低成本進入太空”等議題,也放眼“全球合作航天探索和創新”和“意大利航天探索與空間經濟——前沿發展的新模式”等議題,介紹世界航天領域最新動態,回應公眾對熱點的關切。

  時隔7年IAF專題會議再度來京

  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會屬於國際宇航聯合會(IAF)單位競爭舉辦的專題性會議。該類會議至今已舉辦過5次,一般在每年5月~6月舉行,規模在200人-1000人之間。

  這也是繼世界月球大會(GLUC2010)2010年在北京舉辦后,國際宇航聯合會(IAF)全球系列會議時隔七年再次來到中國。2010年,國際宇航聯合會和中國宇航學會曾共同舉辦了世界月球大會。此前,1996年第47屆國際宇航大會(IAC)和2013年第64屆國際宇航大會都曾在北京舉行。

  馮春萍表示,近年來,中國儼然已成為深空探測領域的一顆耀眼“新星”,中國航天事業也在蓬勃發展,這表現在:空間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進入空間能力大幅提升,載人航天、月球探測、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等重大工程建設順利推進,空間技術、空間應用、空間科學取得豐碩成果。太空探索是全人類共同的崇高事業,IAF將GLEX2017選擇在北京召開,也足以証明是對中國航天的肯定和信賴。

  會議期間,中外航天機構、企業和有關組織還將開展雙邊會談、多邊會談和座談會等,尋求未來合作機會。

(責編:高黎明、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