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海軍“風暴”號核動力航母效果圖。
俄羅斯海軍“風暴”號核動力航母模型。
冒黑煙、摔飛機……相信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最近的糟糕表現,很多人還記憶猶新,而這些讓人大跌眼鏡的尷尬也令俄羅斯軍方大丟面子。如果真的有正面影響的話,那應該就是堅定了俄羅斯的大國新航母夢。
前蘇聯曾擁有過全球第二的強大海軍,在海洋上曾與美國展開激烈競爭。但與其地位不符的是,在航母建造上,前蘇聯卻起步晚、發展慢、水平低。雖然先后建造了多艘航母,但隨著前蘇聯解體,隻有“庫茲涅佐夫”號得以保存。這使得在應對突發危機時,俄羅斯海軍頗有些力不從心。
如今,俄羅斯的大國新航母夢終於要成為現實。俄媒近日報道,俄羅斯已經把“風暴”號新航母的建造計劃列入2019—2025年軍備規劃,這艘新型核動力航母的造價最多預算是1萬億盧布,約合176億美元,這也許是世界上最值錢的航母。
紙上性能雖優但難以比肩福特級
“‘風暴’號航母是俄羅斯推出的最新的航母發展計劃。事實上,自從2005年開始,俄羅斯便開始籌劃發展新一代航母,不過一直是雷聲大雨點小。直到2013年,由克雷洛夫科學中心設計的雙艦島的‘風暴’號航母模型才正式亮相。”軍事專家劉征魯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俄羅斯軍事學院教授瓦季姆·科久林透露,“風暴”號總排水量10萬噸,吃水11米,艦上配員約4000人。設計為全空白甲板,沒有防空武器做保護,由整個艦隊護衛。新航母飛行甲板面積很大,相當於3個足球場,有4條不同長度的跑道用於飛機加速。該型航母將採用核動力系統。兩台核動力發動機能讓“風暴”號以30節的速度航行。
劉征魯表示:“核動力比蒸汽動力更適合這種10萬噸級的大型艦艇,俄羅斯在開發艦艇核動力裝置上有非常豐富的經驗,這個從理論上講不成問題。”
“以目前的形勢看,‘風暴’號航母採用的艦載機是米格—29K的改進型,未來有可能搭載T-50戰斗機的艦載版,如果這型隱身戰斗機發展順利的話。滑躍起飛依然是‘風暴’號航母最可靠也是最實際的選擇,但彈射起飛也在新航母的設計范圍內,特別是未來搭載T-50這種重型艦載機后,隻有彈射起飛才能發揮它最大的戰斗力。”他認為,“未來,俄羅斯航母的技術創新也不會停止,預計在艦載無人機、航母攔阻、電磁彈射以及激光防御系統上會有突破,因為這代表了未來航母的發展趨勢。”
瓦季姆·科久林認為,俄新航母的參數類似美國的福特級超級航母。實際上,在以往的很多媒體報道中,都認為“風暴”號航母將比肩美國福特級航母。
然而,劉征魯卻表達了不同看法。他指出,從公開的設計圖看,俄羅斯“風暴”號航母的概念設計還是比較優秀的,但要想比肩福特級恐怕還勉為其難。
“先不說航母在彈射、攔阻、供電、自動化等系統上的差距,僅在最為關鍵的艦載機上,俄羅斯就難以比肩美國航母。無論是福特現役的主力F/A-18E/F‘超級大黃蜂’艦載機還是F-35隱身戰斗機,性能都遠超俄羅斯同類戰機,這種技術上的代差俄羅斯恐怕短時間內難以趕超。”他說。
現役航母表現糟糕是新建動因之一
“航母作為現代海戰中的關鍵裝備,在常規戰爭和大國博弈中發揮的作用不可替代。然而,俄羅斯的航母之路卻有些坎坷。”劉征魯介紹。
“庫茲涅佐夫”號是前蘇聯和俄羅斯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是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級航空母艦的首艦(姊妹艦是“瓦良格”號)。這艘航母始建於1983年2月,1985年12月5日下水,1991年1月21日正式加入海軍服役,現部署於俄羅斯北方艦隊。
它全長306.45米,寬72米,水線長33.4米,吃水深度達9.87米,標准排水量46540噸,滿載排水量61390噸,總功率高達20萬馬力,最大航速29節。
在首艦開工兩年多后,該級第二艘“瓦良格”號也隨之開工建造,1988年又動工建造了更接近美國大型航空母艦的“烏裡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空母艦。該艦裝有蒸汽彈射器,排水量增至8萬噸。然而,由於前蘇聯解體、經濟的衰退,尚未完工的“瓦良格”號和“烏裡揚諾夫斯克”號航母被迫下馬。
由於缺乏必要的維修保養,“庫茲涅佐夫”號已經變得笨重不堪。雖然進行了升級改造,但結果也不如人意。以至於剛從敘利亞回來,俄羅斯就宣布將進行為期兩年半的現代化維修,全部艦上工作將在2020年前完成。
對此,劉征魯將之視為是俄羅斯決定建造新航母一大動因。“敘利亞戰爭中,俄羅斯既嘗到了運用航母干預地區戰爭的甜頭,也吃到了航母數量不足,性能不穩,能力偏低的虧,因此發展新一代航母,提升本國航母的作戰能力也就成為俄羅斯海軍的必然選擇。這不僅關系到俄羅斯能否通過武力彰顯和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也關系到俄羅斯的大國地位和國際形象。”
2019年前難以具備建造能力
俄羅斯聯合作船公司負責人阿列克謝·拉赫曼諾夫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如果重拾建造航空母艦的技術能力,准備開始建造直升機航母和航空母艦,我們希望能在現代化工作完成的2019年初具備這些能力。”
對此,劉征魯認為可能性不大,原因無外乎兩點,一是缺錢,二是缺少建造大型航母的經驗、設施和人才。
據外媒報道,根據配置的不同,“風暴”號航母的造價將高達3500億到1萬億盧布(61.5億至176億美元),再加上建造90架艦載戰斗機,並為“風暴”號建設必要基礎設施,航母項目的造價可能會翻番。這樣的高昂費用將使經濟狀況並不好的俄羅斯陷入尷尬的境地。有消息透露,設計者們已開始設計尺寸更小,但作戰能力毫不遜色的新款“風暴”號。
與此同時,俄羅斯的造船能力一直在吃前蘇聯的老本,大而不強,發展緩慢,與前蘇聯時期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事實上,從前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除了建造過幾艘大型核潛艇尚能拿得出手外,5000噸以上的大型水面艦艇寥寥無幾,以致被迫從法國採購‘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這成為俄羅斯造船業整體衰落的最好証明。”他介紹,俄羅斯本國的造船廠沒有生產過航母,隻在北方造船廠為印度改裝過“維克拉馬蒂亞”號航母,積累了一點航母的建造經驗。從設計圖紙看,“風暴”號航母的技術比改造“維克拉馬蒂亞”號的要求高很多,排水量更是達到10萬噸,俄羅斯根本就沒有相關經驗,也沒有合適的船塢和造船廠,俄羅斯要想在兩三年內實現技術上的跨越,恐怕只是夢想。
“因此,目前俄羅斯並不具備建造航母的技術實力和國力,到2019年前恐怕也很難實現。”他說。(記者 張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