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到下個世紀,人類平均多活30歲

2017年05月30日11:38  來源:錢江晚報
 
原標題:到下個世紀,人類平均多活三十歲

諾獎化學獎得主阿龍·切哈諾沃在浙大演講,一語驚四座。(周立超/錢江晚報)

5月27日,浙江大學的“海外名師大講堂”暨120周年校慶求是學術論壇,請來了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龍·切哈諾沃。這位發現人體內蛋白質降解過程奧秘而獲諾獎的科學家,今年正好70歲。這13年來,他依然每天在實驗室工作,不停地發論文,還滿世界飛來飛去講課和出席各類學術會議,精力充沛。

他來中國超百次,他對中國很了解,熟悉到“我知道你們的父母會經常談論別人家的孩子有多優秀”。

這次演講,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大概是:yourself(你自己),individual(個人,個性的)。聽上去很“雞湯”——無論如何,你得按照你自己的興趣規劃人生。

然而,這碗“雞湯”的背景很科幻——因為老爺子說,下個世紀人能比現在還要長壽30歲。未來的醫療,完全按照個體基因開藥方,不做自己,活那麼久又有什麼意義?

下個世紀,人類平均多活三十歲

阿龍了解許多地道的中國特色,比如,父母愛替孩子做決定。

“按照很多中國家長的規劃,當你完成學業踏上社會后,就得趕快成家,最好會賺錢。然而,就算你賺了一個一百萬,兩個,三個……然后呢?也許你離婚了。再過不了幾年,你差不多就挂了。”

“目前,中國女性平均壽命85歲左右,男性在81歲左右。日本人更高些。”阿龍說,而在20世紀初葉,人類的平均壽命在50歲上下。4000年前,人類平均壽命隻有35歲左右。

4000年的時間裡,人類平均壽命隻增長了15歲。而在過去的一百年中,由於科技與教育的飛速發展,讓人的壽命增長了整整30年。阿龍認為,下個世紀,人類平均壽命完全有可能再增長30歲。

“壽命的增長,是有代價的。目前人類遇到前所未有的疾病挑戰,如癌症、阿爾茨海默病……”事實是,目前,90%以上的病人年齡在50歲以上。人們一生中80%的健康花費,產生於生命階段的最后3~4年。

然而,沒有人希望又老又病地多活30年。

個性化治病,對“基因”下藥

“疾病多是因蛋白質的降解和老化所導致。”阿龍獲得諾獎的成果,就是研究人類細胞中蛋白質降解的過程。

他和另外兩位科學家——阿夫拉姆·赫什科和歐文·羅斯一起,發現了一種被稱為泛素的多?,在蛋白質降解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這種多?由76個氨基酸組成,就像標簽一樣。人體內被貼上標簽的蛋白質,會被運送到細胞內的“垃圾處理廠”,在那裡被降解。

基於基礎研究,阿龍認為,醫學正在經歷一場個性化、定制化的變革,可能會讓人類有質量地長命百歲。

“我們可以在DNA水平檢測到疾病,進而根據不同的DNA序列,個性化治療疾病。”阿龍說,“現在看似同樣的疾病,同樣的治療,結果卻是完全不同,因為我們個體不同,年齡、性別、體重、飲食結構都不同,更不用說基因遺傳是不同的。比如,同樣是乳腺癌,盡管表現出的症狀一樣,但身體內部DNA出的問題可能不一樣。”

也就是說,把對症下藥變成對“基因”下藥。

還有一種情況則更加勇敢。阿龍的講解PPT上出現安吉麗娜·朱莉的照片。

“她做了基因測試,有患乳腺癌的高風險,所以選擇切除乳腺﹔同樣因為基因缺陷,她之后又摘除了卵巢。”阿龍說,發現基因缺陷而採取預防措施,相當於提前進行個人化定制的治療。

阿龍把這看做是未來的第三次藥物革命:一種藥品能夠治療所有人同種疾病的時代將終結。(記者章咪佳 通訊員周煒)

(責編:張瑾琳、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