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27日電 全國衛星導航定位基准服務系統27日正式啟用。該系統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覆蓋范圍最廣的導航定位服務系統,能夠兼容北斗、GPS等衛星導航系統信號,可為用戶提供更加精准、快速的導航定位服務。
在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27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李維森說,2700座站點規模的衛星導航定位基准站網、一個國家數據中心和30個省級數據中心,共同組成全國衛星導航定位基准服務系統。這一系統可以兼容北斗、GPS、格洛納斯、伽利略等衛星導航系統信號,具備了覆蓋全國的亞米級實時導航定位服務能力。
李維森說,這一系統與以往相比有三大新特點。一是速度更快,實現了快速實時定位。二是精度更高,與以往相比精確度呈倍增提升。導航的應用領域大為擴展,可應用於自動駕駛、國土、水利、科研等領域。三是范圍更廣,實現了全國除西藏以外的全覆蓋。西藏今年也正在實施,今后將實現全國范圍內的全覆蓋。
據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國土測繪司司長白貴霞介紹,全國衛星導航定位服務系統採用三種不同精度的服務,即三種類型的服務產品。具體來說,一是面向社會公眾的實時亞米級服務,二是面向專業用戶的實時厘米級服務,三是面向特殊用戶的事后毫米級服務。開展不同精度的服務,主要是基於實際的需求,並綜合考慮了成本、效率和信息安全等諸多因素。
另據了解,全國衛星導航定位基准服務系統啟用后,基於系統的高精度后台服務,通過終端的開發和加載,可以實現諸多民生領域的產品服務。如交通領域車道級導航,可以促進交通管理的智能化、精細化,大幅提高人們的出行效率,促進自動駕駛等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開發定位模塊並加載手機等便攜式終端,可精確測定個人位置,對於醫療救助、應急救援等領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通過與物聯網、大數據等高新技術融合,可以有效提升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服務的科學化水平,為國家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有力支撐。(記者 姜辰蓉 董瑞豐)
鏈接
我國成功掌握機載三維掃描技術
新華社成都5月27日電 經過不斷摸索和試驗,我國日前已成功掌握機載三維掃描技術,這標志著我國在三維掃描領域躋身國際一流水平。
記者27日從正在成都舉行的第二屆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國際論壇上獲悉,三維激光掃描技術是利用激光掃描系統快速、自動、實時獲取目標表面三維數據的一種高效、全自動、高精度測繪技術,是測繪領域繼“GPS定位技術”后的又一項技術革新。近年來,隨著掃描設備和應用軟件的不斷發展與完善,該技術的應用已從初期的測量領域拓展到工業制造、交通建設、社會治理以及安全監管等多個方面,被廣泛認為是“大數據”時代基礎數據獲取的重要技術之一。
據四川省安全科學研究院院長施富強介紹,此次成功掌握機載三維掃描技術,是對傳統三維掃描一次重要突破。據了解,通常無人機攜帶照相機飛行隻能採集二維圖像,即便要形成三維圖像,也隻能通過影像照片拼接處理后,再還原成三維模型。
施富強介紹,運用機載三維掃描儀,能夠完整地呈現彩色空間數字化彩雲,更為重要的是,能夠實時傳輸三維圖像。與傳統的照片拼接還原成三維模型相比,不僅便捷而且更為精准。此外,掃描過程中還能自動剔除植被等干擾物,獲得原始地貌的准確數據。
據了解,機載三維掃描技術適用於人很難到達的危險區域,如遭遇礦難、地震等突發事件時均有較大的運用前景。通過三維掃描,能夠對危險源的運動趨勢及可能遞進的運動規律做出及時准確的判斷,有利於下一步救援、搜救等行動的開展。
據悉,今后機載三維掃描技術還將在化工、文物保護、核工業、道路交通、軍事等領域全面展開運用。(記者 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