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遙控扔了,給無人機打個手勢就行

國內首套手勢識別智能無人飛行系統亮相沈陽

2017年05月25日09:02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國內首套手勢識別智能無人飛行系統亮相

向左、向右、向下、后退……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辦公樓前的草坪上,隻見無人機正在空中隨著戴橙色手套的工作人員的手勢,不停地變換著各種飛行姿態,如同一個聰明聽話的孩子能“讀懂”人的手語一樣,而指揮者正是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研究員華春生。

在沈陽科技周上首次對外亮相的這套系統,已實現了在戶外強光干擾下的人機交互飛行實驗。根據已公開資料,該系統是國內首套基於視覺的智能手勢控制無人機系統。研發人員介紹,該系統由手勢控制工作站、被控無人機和圖像採集相機三部分構成,它將基於視覺的智能手勢識別技術同無人機飛行平台相結合,使無人機可以根據人的意圖來完成不同的飛行任務,實現了飛行平台上的人機協同作業功能。

“相對於現有的應用重力傳感裝置,如apple watch、 魔術棒等,還有紅外傳感器如動作捕捉系統及Kinect攝像機來實現人機互動的系統,這個靠手勢指揮的無人機是將計算機視覺算法中的手勢識別和目標跟蹤算法與普通的工業攝像機相結合,從而實現了一系列操作行為。” 華春生研究員介紹。該系統的研發成功,不僅有效降低了目前無人機市場上的設備成本,還將人機交互系統的應用環境拓展到了真實的戶外環境,縮短了未來智能無人機與人們真實生活的距離,人們也無需進行漫長的專業無人機操控學習,僅僅通過連續幾分鐘的手勢訓練就可以控制機器人完成復雜的任務。

手勢識別是人機交互任務的核心算法之一,除了利用手勢識別算法控制無人機之外,在其他領域的智能機器人身上,這套系統也能大展身手。

“在工業生產線上,工人們可以利用手勢識別技術來控制工業機器人舉起重物或傳遞工具。此前,人們隻能在好萊塢大片如鋼鐵俠中主人公的科幻地下室中才能見到。而未來,無人駕駛汽車也可以在擁堵的道路上應用手勢識別技術來識別交警的手勢意圖,從而保証道路的暢通和自身的安全,其應用領域十分廣闊。”華春生說。(記者郝曉明)

(責編:王瑩(實習生)、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