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衛星導航系統委員會主席王力23日在上海透露,今年我國將發射6至8顆北斗導航衛星,2018年至2020年還將發射20多顆北斗導航衛星。
王力在當日上海召開的第八屆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開幕式上說,當前北斗系統已為亞太地區用戶提供穩定可靠的服務,15顆衛星在軌穩定運行,5顆新一代北斗衛星已完成在軌調試,即將入網工作。隨著后續衛星的發射,我國將逐步具備全球服務能力,並實現北斗與其他衛星導航系統的兼容、共用,為全球用戶提供更好的導航服務。
近年來,北斗系統已經在各行各業落地生根,其高精度服務革新了產業應用新業態。中國衛星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在會上介紹,目前小藍車bluegogo利用北斗技術實現了精准定位﹔摩拜單車已全面支持“北斗+GPS+格洛納斯”三模衛星定位﹔ofo推出北斗智能鎖,實現車輛精細化管理,推動建立了共享單車行業定位技術新標准。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術的支持下,當前困擾大家的單車定位不准、亂停放、難管理等難題有望得到解決。
冉承其還介紹,千尋位置網絡公司打造了全球首個支持網絡輔助北斗系統的加速輔助定位系統FindNow,結合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可將定位精度提升至厘米級,並將初始定位時間由30秒縮短至3秒。目前加速定位服務已有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4500多萬用戶使用,每天調用次數達1.2億次。
此外,北斗已在諸多民生領域實現跨界融合,以融合為特征的“北斗+互聯網+其他行業”模式,成為北斗產業快速發展的新動力,推動著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革和商業模式的創新。(記者付毅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