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5月22日電 嚴重子宮內膜損傷導致的重度子宮腔粘連曾被認為是導致不孕不育的絕症。記者從中科院遺傳發育所再生醫學中心獲悉,該中心戴建武研究員團隊聯合南京鼓樓醫院研發的子宮內膜再生術,自2013年開展臨床研究以來,已取得重要突破,先后有13名宮腔粘連患者通過該項技術生下“再生寶寶”。
“子宮內膜損傷后會出現明顯的瘢痕化,供血不足,導致受精卵無法著床發育,就像土地變成了水泥地而長不出植物一樣。”據南京鼓樓醫院副院長、婦產科主任胡婭莉介紹,隨著宮腔操作的增加而導致的宮腔粘連發生率升高,已成為女性繼發不孕的重要病因。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我國不孕人口數已超過5000萬人,因宮腔粘連而導致的不孕患者佔了很大一部分。
來自南京的周女士在2012年因胎兒出現心臟病問題做過引產,導致其出現宮腔粘連而不孕不育。之后曾做過一次宮腔鏡粘連分離術,效果不太好。2014年她在鼓樓醫院做了宮腔內膜再生術后,順利懷孕和分娩,現在她的小孩已有8個多月大。“小孩70多厘米,19斤多,各項指標都很正常。”張女士說。
“干細胞的作用是分泌很多營養成分,就像用於土壤改良的有機質,干細胞放在支架材料上后,可以吸引血管長到支架上來,然后細胞被牽引過來,形成新的內膜,或者讓內膜增厚。”據戴建武介紹,目前宮腔鏡粘連分離術雖是治療宮腔粘連的經典方法,但預防粘連復發效果不佳。子宮內膜再生技術創新之處是利用支架材料幫助干細胞定植、分化,從而實現血管、組織的再生,修復瘢痕化的子宮內膜,為受精卵提供著床、發育的環境。
據介紹,該項技術在很多細節上都有創新,獲得多項專利。因此項技術是基於生物材料和干細胞而屬於醫療器械范疇,未來可通過醫療器械企業來轉化這項科技成果,有望在三四年后實現產業化。(記者 鄭生竹 董瑞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