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出版的《科學報告》雜志刊登了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自然科學學院薄膜技術實驗室的最新成果:該實驗室基於磁阻式納米盤研制出磁阻式隨機存儲器。該存儲元件可能成為研發新一代更高效快速計算機的基礎。
與存儲元件以電荷形式保存信息不同,磁阻式存儲器採用磁態(磁化)保存信息,因此與傳統電腦的二進制邏輯相比更為先進:其一個存儲單元中的編碼將達到4進制。該實驗室主任阿列克謝·奧格涅夫介紹說,他們歷經幾年研究獲得了磁阻式納米盤。這些納米盤的內部能形成磁阻漩渦,這些漩渦具有空間螺旋特性和極性,其中空間螺旋性代表盤中磁化扭轉方向,有順時針或逆時針兩種﹔而極性代表漩渦中心磁化方向,有上或下兩種。
實驗室研究人員馬克西姆·斯捷布裡解釋道,由於新存儲單元最多可編碼4個不同數值,因此如何控制它們面臨極大挑戰。這次他們設計出非對稱分布具有不同直徑的兩盤結構,構建出“盤摞盤”系統,從而可以准確控制大盤中磁漩渦的空間螺旋特性,以及小盤中的磁化排列。由於磁阻式存儲器能把完全非易失性、最高速度、無限數量循環的閱讀和轉錄融合在一起,或能成為未來計算機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