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員在太空中為啥會"變高"?原來是地球重力在"搞鬼"

2017年05月22日13:33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對於迫切希望長高的“小矮人”們來說,“上太空”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據《燕趙晚報》報道,宇航員們在太空中一般都會“變高”一些,長高幅度高達3%。看到這裡,你是不是有些心動呢?別急,這種“變高”只是暫時性的,等宇航員們回到地球之后,身高便會“縮”回來。這是怎麼回事?

 中國版空間站模型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展台亮相。 (楊鐵虎/人民網)

宇航員在太空中會被“拉長”

事實上,宇航員在太空中的確會“變高”,一般會“變高”2.5~5cm。但是,與其說他們“變高”了,倒不如說成是被“拉長”了。據環球網報道,宇航員的身高在太空中之所以會像橡皮筋一樣被“拉長”,其實是地球重力“搞的鬼”。具體而言,在地球上的時候,人的脊椎在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會收縮﹔但在太空中的時候,宇航員受到的地球重力變成了提供圍繞地球運動的向心力,由於人體整體是受力均勻的,也就幾乎感受不到地球重力對脊椎的影響了。這時候,由於沒有受到體重的“壓迫”,宇航員的脊椎會呈舒展狀態,從而“變得更長”,從外形上看,宇航員的身高也就“變”得更高了。

但是,據中國新聞網報道,宇航員的身高也僅僅是在太空中“變高”而已,當宇航員回到地球之后,“伸長”的脊椎會重新受到地球重力的影響,進而收縮,於是身高也會“縮”回“變高”之前的樣子。

在太空中“長高”並不好,常常伴有肌肉萎縮

在太空中“長高”其實並不好,除了回到地球后會“縮”回來之外,還會使肌肉萎縮。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06醫院院長鄒德威在接受《健康時報》的採訪時表示,雖然宇航員在太空中的時候身高“變高”了,但是這種“變高”是由於脊椎舒展引起的,肌肉並沒有隨之增長,宇航員常常會感到肌肉疼痛,所以這種“變高”並不好。事實上,據新華網報道,宇航員身高的“變高”常常會伴有肌肉的萎縮。由美國航天局資助的一項研究表明,宇航員在執行長期的太空任務后會出現脊椎肌肉虛弱與萎縮的症狀,而且這些症狀會一直持續到宇航員返回地球之后。所以,等宇航員著陸后,醫護人員要對宇航員進行肌肉放鬆、按摩等康復治療,讓他們的身高慢慢恢復到原來的水平。(趙鵬)

本文由中科院物理所副研究員羅會仟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張萌、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