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原生家庭”這個詞對很多人來說還比較陌生。如今,關於原生家庭的理論已經成為很多人剖析自身性格和習慣時的參考依據。父母營造的家庭氛圍會對孩子的成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家長關注起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那麼,原生家庭是指什麼?它會對孩子們的心理健康有哪些影響?
在草坪上嬉戲的孩子和家長 (張萌/人民網)
原生家庭會影響我們的性格、心理健康和生活習慣
中華醫學會心理健康分會秘書聶聰介紹,原生家庭是指自己出生和成長的家庭,與結婚以后組成的新生家庭相對。原生家庭具有相對穩定的生活環境、家庭成員角色和輩分排序,因此孩子在適應理想或不理想的家庭環境上並沒有其他選擇,正如父母不能選擇孩子一樣。
據中青在線報道,一項對2000人進行的調查顯示,79.6%的受訪者從原生家庭繼承了生活習慣,56.2%的受訪者繼承了價值觀,53.1%的受訪者繼承了待人接物方式。其他還包括言談舉止(50.9%)、物質財富(21.6%)、特長或技能(15.7%)等。可以說,人體的基因會指導我們身體的成長,而原生家庭則會影響我們的成長軌跡,影響我們的性格、心理健康和生活習慣,這些習慣甚至會投影在我們與伴侶相處的過程中。
心理咨詢專家陳志林在接受《中國青年報》的採訪時介紹,家庭和諧對孩子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在充滿愛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大多也是友愛自信的。但如果是處在夫妻關系不和諧的家庭中,孩子長大后的婚戀觀會受到很大影響,還可能會造成孩子性格孤僻,最為嚴重的就是造成人格障礙。”
家長需要克服哪些心理問題?
若要孩子心理健康,家長也需要有健康的心理。據新華網報道,如果在成長的初始階段,家長能為孩子創建身心健康的環境,對於孩子未來完整人格的形成是非常有利的。家長的心理健康極大地影響著中小學生的成長,主要問題集中於三點:
第一,部分家長難以控制自身情緒,而將怨氣轉至孩子﹔
第二,部分家長缺乏正確的自我認知和對孩子的認知,因不正確的成才觀和攀比心而對孩子施壓﹔
第三,部分家長敏感多疑,總覺得環境對孩子不友善。
家庭教育的優秀案例:親子日記幫你走入孩子內心
面對孩子的成長和自身可能存在的問題,家長們究竟該怎麼做才能給孩子營造健康的生活環境呢?新華網介紹,父母可以和孩子以朋友的方式相處,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保証父母與子女間的有效溝通。《中國教育報》曾刊載一則家庭教育的優秀案例:10個家庭通過每天寫親子日記來記錄父母教育子女的心路歷程,並發送給家庭教育專家,專家會根據實際情況,用有效的方式指導父母如何正確地與子女進行溝通,並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這樣的方式使得家長的思考角度發生變化,能夠了解孩子的內心,真正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之中。(林夢雅)
本文由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風險評估與控制專業委員會委員、中科院醫學心理學博士、中華醫學會心理健康分會秘書聶聰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