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來了,曾經火熱一時的平衡車去哪了?

2017年05月18日13:33  來源:環球網
 
原標題:共享單車來了,曾經火熱一時的平衡車去哪了?

在科技創新領域發生的變化從來都是日新月異,一個創新的產品形態也許眨眼間就被另外一個更加創新的形態所取代,不得不讓人產生一種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嘆出來。就像眾人所關注的最后一公裡問題的解決方案一樣,滑板車、平衡車都是曾經被譽為理想的解決方案之一,而現在共享單車出現了,曾經喧囂的平衡車已經很少再被提及了。

電動平衡車由美國發明家 Dean Kamen 與他公司的團隊發明設計,採用兩輪並排固定的方式,蓄電池供電,無刷電機驅動,加上單片機控制,姿態傳感器採集角速度和角度信號,共同協調控制車體的平衡,僅僅依靠人體重心的改變便可以 實現車輛的啟動、加速、減速、停止等動作。

在平衡車上市前,坊間傳聞這將是一款革命性的都市人群代步工具,風投者 John Doerr 預測它會成為歷史上最先取得10億美元銷售成績的公司,並且賽格威會是“比因特網影響還要巨大”的事。該公司的平衡車於2001年12月開始量產銷售,Dean Kamen 希望產品能在2002年結束以前,每周賣出10000台——這樣一年內的銷售額就有50萬台,但在之后的六年裡,平衡車卻隻賣出30000台。

喬布斯很多年前曾經警告過 Kamen,一旦有人從“靠平衡能力發家”的平衡車上跌落下來而受傷,賽格威的品牌形象就會毀於一旦。之后這樣的慘劇在名人身上發生了三次:第一次在 2003 年,美國總統布什與家人在緬因州度假,被拍到失去平衡跌下平衡車﹔2007 年,英國記者 Piers Morgan 因從平衡車上跌落而摔斷了三根肋骨﹔最最最悲劇的當然還是於2009年收購賽格威公司的英國企業家 Jimi Heselden。2010 年他在北約克夏的庄園駕駛平衡車時不小心調整了車輛方向,摔下懸崖跌入河中身亡。

除了跌落發生的事故之外,因為行業發展初期由於缺少國家標准、行業標准或地方性標准,行業准入門檻極低,電動平衡車市場良莠不齊,因電動平衡車引發的安全事故時有發生,目前,國內外已發生多起電動平衡車爆炸事件。

上周美國賓夕法尼亞哈裡斯堡(Harrisburg)發生一起意外事故,一輛自平衡車充電時起火導致一名3歲女孩不幸遇難。美國消費產品安全委員會通訊主管斯科特· 沃爾福森(Scott Wolfson)表示,自平衡車(又叫電動滑板車)起火致人死亡在美國還是第一次。之前美國收到約100起事故報告,全都是因為電池過熱導致起火,火患還造成了財產損失,為此美國消費產品安全委員會去年7月曾召回10種不同品牌的產品。

2017年1月,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公布2016年三季度電動平衡車風險監測結果。據監測結果顯示,本次風險監測抽取樣品29批次,25批次發現問題,問題發現率為86.2%。

事實上,自2016年8年以來,上海、北京等多地市,對平衡車上路亮出了紅燈,據交警部門介紹,包括獨輪體感車、兩輪平衡車在內的電動平衡車和電動滑板車等代步工具,既不符合我國的機動車安全標准,也不在幾類非機動車的產品目錄內。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確規定,“滑行工具”不具備路權,不能在非機動車道上行駛,更不能駛入機動車道,隻能在封閉的小區道路和室內場館等地方使用。對於駕駛電動滑板車、平衡車等滑行工具上道路的,依據《北京市實施<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第八十一條相關規定,將處10元罰款。

至此,平衡車的火熱被兜頭一盆涼水潑的戛然而止,而2016年底開始共享單車悄然興起,隨后發展的如火如荼,如今已經一發而不可收拾,而平衡車已經幾乎再無人提起。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平衡車已死,2017年5月17日,平衡車領域裡的知名企業愛爾威,在江蘇省常州市高新科技園區舉辦了國際人工智能孵化器開業典禮。此次,愛爾威與常州高新區共同成立愛爾威孵化器,專攻機器人和通用航空這兩大重點領域,積極引進高端科技人才、技術以及資金注入,為創新技術與產品的快速落地轉化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愛爾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肖霄對環球網科技記者表示,“愛爾威雖然是做平衡車起家的,不過其實愛爾威最擅長的事是做場景化的應用,我們做的產品設計一定是找到一個正確的場景,解決場景中的剛需,整個愛爾威的孵化器是以機器人為載體的人工智能孵化,更多是偏向於對人工智能裡的算法、感知系統、執行系統的定向孵化,平衡車其實就是機器人當中的感知系統,和執行系統,隻不過平衡車將決策系統交給了人,而我們今天要做的事對機器人感知系統的完善,對機器人執行系統的效率化提高,同時將決策交給計算層,我覺得平衡車的興起是我們為了引領整個市場對這種新生代,新形態的運動物體來做市場隔離的時候創建出的一個新的名詞,它事實上隸屬於戶外運動系列的一個工具,今天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對它進行了限制,那麼我們讓它回歸到它的本質上就可以,可以看到我們后續AGV(倉儲機器人)的底盤,移動機器人移動路徑的規劃,我們這些技術仍然還是用的平衡車過去使用的陀螺儀技術,隻不過我們豐富了它的感知行為,將它從過去單一陀螺儀獲得力傳感,衍生增加了機器人的視聽覺系統,同時在電機驅動控制上我們把過去的單電機系統做成混合電機系統。最大的研發整個驅動系統去解決某一件具體事情更加的智能這就是算法。”

而這次愛爾威還邀請了軍工企業中聯航發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聯合眾過航天院非涉密專家成立了“軍民融合航天航空產業設備研究所”利用軍轉民為常州的機器人開發提供核心設備技術支持,進行了航空物流方面的研究,中聯航發董事長馬玉連對環球網科技記者表示,前段時間百度在無人駕駛方面推出了阿波羅開源計劃給行業內帶來了很大影響,而無人駕駛在空中領域是相對更加容易實現的,未來物流飛機我們也會考慮對行業開放我們的能力促進行業生態的發展。而軍民融合也會短時間內完成產業升級將產業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以便於和歐美發達國家進行市場競爭。

可以說,雖然共享單車從目前來看更適合最后一公裡問題的解決,但是未來相關的法規限制已經紛至沓來,對行業的規范效果如果,還有待觀察,不過平衡車也並未就因此死去,我們在愛爾威的展覽室裡也看到了一些獨具特色的平衡車產品,比如性能更強大的警用平衡車,為景區設計的“蜘蛛車”等等,除了精細的市場細分讓平衡車還有它獨特的生存空間。而像愛爾威這樣的企業還在利用原始能力向機器人這樣更高層次技術的領域進行戰略升級,讓平衡車搖身一變以一個新的形態繼續活躍在市場上。(記者 張陽)

(責編:王瑩(實習生)、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