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官網發表文章認為

“一帶一路”倡議對科學的積極影響初步顯現

2017年05月18日09:15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一帶一路”倡議對科學的積極影響初顯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剛在北京落下帷幕,美國著名學術期刊《科學》雜志官網就發表文章稱,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不僅包括與全球貿易伙伴進行大規模投資和聯系的計劃,還包括支持與沿線國家或地區開展科學和工程領域合作的承諾,其中包括創建數十個新的聯合實驗室,其對科學的積極影響已初步顯現。

“一帶一路”倡議是一項旨在呼吁建設重要道路、鐵路、橋梁和港口的經濟發展計劃,近70個國家同意在該框架下展開廣泛合作,共同促進亞非發展中國家的工業水平進步。中國也希望借助這一倡議來刺激科學和工程領域形成更靈活的國際合作機制,包括人工智能、納米技術、量子計算和智能城市等領域的科技合作。

中國科技部在論壇上發布的科技行動計劃,要求在未來5年內培訓5000名外國科學家、工程師和科技管理人才﹔並歡迎年輕科學家到中國進行短期研究考察﹔同時承諾每年為發展中國家的學生提供10000個在中國學習的獎學金名額。此外,該計劃還擬建立50個聯合實驗室,其中包括打造環保大數據服務平台,以支持其他國家應對氣候變化。

中國科學院在一年前發布的“數字絲綢之路計劃”,將惠及來自40多個國家的科學家,共同開展天基地球觀測,從而幫助政府確定並管理自然資源、保護環境、應對災害。去年秋天,該機構還組織了一次國際研討會,匯集了沿線50個國家共同探索更多合作機會。在此次論壇召開前,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發表聲明說,中國在“一帶一路”上將肩負更多國際責任。(記者 房琳琳)

(責編:王瑩(實習生)、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