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倫敦5月16日電 人類祖先開始農耕種植是整個人類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但學術界對野生植物被馴化成作物的過程還有許多不清楚的地方。英國設菲爾德大學16日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這一馴化過程可能沒有太多人類干預的因素。
許多作物經過長期馴化,已經與它們的野生“近親”有很大差異,這種變化在石器時代的早期農耕階段就出現了。如對谷類作物來說,一個重要馴化特征就是它們失去了天然傳播種子的能力,而是需依靠人類協助來完成這個過程。
設菲爾德大學教授科林·奧斯本說,學術界存在的一個爭議是古人類究竟是有意去馴化這些植物,還是僅僅把野生植物種植在土壤中,其馴化特性是自己逐漸進化出來的。
為此,設菲爾德大學學者領銜的研究團隊分析了多種主要農作物的種子數據。據他們刊登在英國《進化論快報》雜志上的報告介紹,這些農作物的種子體積比它們的野生“近親”種子的體積要大,如玉米種子比野生種子大15倍,大豆種子比野生種子大7倍,小麥、大麥以及其他谷類作物種子也普遍大於野生種子。
奧斯本說,証據顯示,多種作物的種子都受馴化影響而體積變大,“這意味著一些主要作物在早期種植過程中自身就已出現重大變化,且這種變化的發生並不在古人類種植者的預期中”。
他說,這意味著無意識的選擇或許在人類開始種植作物的過程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早期作物產出提升很可能是作物本身在田間進化出來的能力,而不是人工培育所致。 (記者 張家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