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疫苗是女性“生命保護傘” 你還在糾結應否接種?

2017年05月17日13:16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宮頸癌作為一種最為常見的婦科癌症,時時刻刻威脅著廣大女性的健康。可喜的是,能夠有效預防宮頸癌的疫苗已在國內上市,那麼作為女性的你應不應該接種宮頸癌疫苗呢?

點此下載本組圖片

2013年12月13日,重慶市永川區勝利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療人員在做育齡婦女宮頸癌知識的調查問卷。(陳仕川/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據《海南日報》報道,2016年的相關資料顯示,中國每年約有13萬新增宮頸癌病例,佔全球新發病例的三分之一,這其中每年約有8萬女性去世。宮頸癌是中國15歲至44歲女性的第2大高發癌症,而在全球范圍內,平均每分鐘即檢查出1例新發病例,每2分鐘就有1名女性死於宮頸癌。

據光明網報道,宮頸癌一直是困擾女性健康的巨大難題,99.7%的宮頸癌都是因感染HPV(人類乳頭狀瘤病毒)造成的。而HPV疫苗是通過提供HPV病毒的部分抗原來刺激人體免疫功能,產生針對HPV病毒的抗體。

對於這樣一種有針對性的疫苗,很多人都在遲疑自己是否適合接種。據《大連日報》報道,“9歲~25歲”是推薦接種宮頸癌疫苗的年齡,性生活和密切接觸是導致HPV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徑,從未感染過疫苗相關疾病的人群接種此疫苗效果最佳。一般建議廣大女性在開始性生活之前接種疫苗,年齡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素﹔開始有性生活之后,也並非就有機會接觸到所有亞型的HPV病毒,所以即便超過了25歲,若還沒有感染過HPV16和HPV18病毒,仍可接種HPV疫苗。

很多人把宮頸癌疫苗喻為女性的“生命保護傘”,那麼宮頸癌疫苗接種后是不是會起到一勞永逸的效果?

中華醫學會婦科腫瘤分會委員、四川省腫瘤醫院婦瘤科主任張國楠在接受新華網採訪時表示,HPV疫苗並不能“一勞永逸”,接種者還是需要定期體檢,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風險評估與控制專業委員會委員、中科院醫學心理學博士聶聰補充,國內上市的HPV疫苗是16型和18型二價疫苗,或僅能預防約70%的宮頸癌,這就是為什麼接種疫苗后還要繼續進行適齡人群和風險人群篩查的重要原因。如果早發現病情,宮頸癌患者在發病初期擁有較大的治愈幾率。(孫乾)

本文由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風險評估與控制專業委員會委員、中科院醫學心理學博士聶聰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崔鐘文、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