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155個獲獎科研成果新增產值近700億元

2017年05月17日08:53  來源:人民網-科技頻道
 
原標題:廣西155個獲獎科研成果新增產值近700億元

  人民網南寧5月16日電(記者劉華新)記者今天從2017年廣西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獲悉,2016年度廣西科學技術獎勵項目共155項,為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2013∼2015年項目獲獎單位實現新增產值666.2億元,新增利潤81.4億元,新增稅收44.9億元,創匯2.3億美元,節支總額10.8億元。項目成果帶動了產業的發展,2013∼2015年,應用成果的其他單位實現新增產值869.4億元,新增利潤265.6億元,新增稅收79.3億元,創匯0.24億美元,節支總額42.7億元。

  據廣西壯族自治區科技廳介紹,此次獎勵項目行業領域分布廣,工業類項目佔比最高,155個項目分布在9個大行業和技術領域,其中工業項目62項。企業成為創新的主體,企業牽頭和參與的獲獎項目有86項,佔55.5%,為歷年最高。獲獎項目的專利產出高,155個項目中,有專利產出的共有95個項目。尤其可喜的是,獲獎人員年輕化,獲獎人員中,40歲以下的有464名,佔39.7%﹔41-55歲有597名,佔51.0%。

  獲得科學技術特別貢獻獎的項目是“桂西鋁土礦地質與勘查”,由廣西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廣西第四地質隊、廣西二七四地質隊、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四家單位共同完成。他們創新了鋁土礦成礦理論和勘查技術,探獲鋁土礦資源儲量規模特別巨大,經濟社會效益特別顯著。“這對於促進地質勘查技術進步、提高國內鋁土礦資源保障能力、促進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和廣西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兩個建成’目標都具有重要意義。”科技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除特別貢獻獎外,“十字花科黑腐病菌Ⅲ型分泌系統調控機理及其效應子研究”1項成果被評為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復雜環境下決策模型若干關鍵問題的研究”等5項成果為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微分多項式混沌系統的復雜性分析方法”等7項成果為自然科學獎三等獎。在技術發明類,“北斗自沉浮浮標的水下載體定位系統”等2項成果獲一等獎,“化學修飾多重復合變性澱粉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應用”等9項成果獲二等獎,“水壓升降式育苗新設備研發與應用”等12項成果獲三等獎。科技進步獎方面,“廣西馬尾鬆育種群體建立與應用”等7項成果獲一等獎,“廣適型優質兩系超級稻新品種選育及推廣應用”等40項成果獲二等獎,“適宜旱坡地種植的高產、高糖、抗逆性強甘蔗新品種桂輻98-296選育與應用”等71項成果獲三等獎。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彭清華出席獎勵大會,自治區主席陳武發表講話。自治區黨委副書記侯建國主持會議,自治區副主席黃日波宣讀了獎勵決定。

(責編:高黎明、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