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5月16日電(記者趙永新)濱海鹽鹼地能否變成高產的良田?日前啟動的山東省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以下簡稱黃河三角洲農高區)粉壟改造利用濱海鹽鹼地試驗與示范項目,有望給出靠譜的答案。
左為粉壟機耕作,右為傳統的拖拉機耕作。申章佑攝
據黃河三角洲農高區管委會副主任畢建明介紹,於2015年10月獲國務院批復設立的黃河三角洲農高區是全國第二個國家級農高區,旨在鹽鹼地綜合治理、發展現代農業、四化同步推進等方面探索發展、作出示范。農高區擁有300多平方公裡鹽鹼化程度不同的鹽鹼地,近年來在產業開發等方面有良好基礎。根據科技部的安排,農高區與廣西農科院合作,利用農科院自主發明的粉壟農耕新方法——粉壟技術,開展鹽鹼地改造利用試驗與示范研究項目。
據粉壟技術發明人、廣西農科院研究員韋本輝介紹,我國濱海鹽鹼地面積巨大,近環渤海地區就有5000多萬畝。鹽鹼地含鹽量較高、多為中低產田,但作物增產空間潛力巨大。有針對性地改良治理、開發利用濱海鹽鹼地,對於充分發掘土地生產力、擴大可耕地面積、改變濱海區生態環境等意義重大。
“目前針對濱海鹽鹼地的研究改造,主要包括土壤客土、土壤調理劑、化學改良劑等方面,效果不是很理想。”韋本輝介紹說,粉壟機用“螺旋鑽頭”替代傳統“犁頭”,一次性實現深耕深鬆整地,不僅耕得深(深度為30—50厘米,是傳統方法的2倍左右),而且土壤細勻、鬆軟、透氣性好。近年來廣西農科院等單位在新疆、內蒙古、河北、河南、寧夏、吉林等地進行輕、中、重三種類型鹽鹼地進行粉壟“淡鹽”初步研究,粉壟土壤鹽分濃度下降20-40%,棉花、小麥、玉米、馬鈴薯等增產30%以上。
根據協議,從2017—2019年,項目將針對輕、中、重度三種鹽鹼地類型開展研究,與其目標是——
輕度類型鹽鹼地(含鹽量≦3?):通過粉壟耕作並配套相關技術,當年土壤鹽分濃度(或鹼化度)比原來濃度降低15%以上,作物產量增加15%左右﹔第二年(茬),土壤鹽分濃度(或鹼化度)比原來濃度降低18%以上,作物產量增加12%左右﹔第三年(茬),土壤鹽分濃度(或鹼化度)比原來濃度降低20%以上,作物產量增加8%左右。
中度類型鹽鹼地(3?<含鹽量<5?):通過粉壟耕作並配套相關技術,當年土壤鹽分濃度(或鹼化度)比原來濃度降低20%以上,作物產量增加10%左右﹔第二年(茬),土壤鹽分濃度(或鹼化度)比原來濃度降低22%左右,作物產量增加10%左右﹔第三年(茬),土壤鹽分濃度(或鹼化度)比原來濃度降低22%以上,作物產量增加8%左右。
粉壟耕作和傳統耕作效果對照。 申章佑攝
重度類型鹽鹼地(含鹽量≧5?):重度鹽鹼地鹽分含量過大、粉壟耕作會使0-20厘米土壤鹽分濃度降低20%左右,但仍存在土壤表層鹽分結膜現象,不易讓作物種子發芽頂破硬化表層而出苗,粉壟第一年進行不同作物出苗試驗和雜草等植被自然性生長﹔第二年再次粉壟耕作,通過粉壟耕作並配套相關技術,當年土壤鹽分濃度(或鹼化度)比原來濃度降低30%以上,作物產量增加10%左右﹔第三年再次粉壟耕作,土壤鹽分濃度(或鹼化度)比原來濃度降低40%以上,作物產量增加8%左右。
今年5月,在黃河三角洲農高區的支持、配合下,廣西農科院派出專家現場指導,廣西五豐機械有限公司提供粉壟機進行耕作。截至目前,已完成輕度鹽鹼地、中度鹽鹼地和重度鹽鹼地的粉壟“淡鹽”耕作整地、鹽鹼土壤取樣、部分試驗地播種等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