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由360公司發起的“5.11手機安全日”系列宣傳活動在京啟動。本屆活動以“有守衛,財安全”為主題,旨在提升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的全民手機安全的意識。
在活動現場,360集團助理總裁、手機衛士業務負責人姚彤強調:“移動支付發展迅猛,手機不僅僅是個人錢包和私人銀行,更是成為了個人的財富中心。然而,過去一年,移動安全問題正在集中爆發,給老百姓的人身財產安全造成的損失遠遠大於PC時代。一不小心,我們就會從‘手付’淪落為‘首負’。”
“安全需要開放與協作,今后360將繼續輸出自身的安全技術能力,同時也將積極聯合各界力量,共建聯合防御體系,守護大家的手機安全。”
移動支付深入人心 “手付”輕易變“首負”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和智能手機的發展,移動支付已經深入到了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上網購物、吃飯娛樂、生活繳費、旅行買單、理財炒股,我們使用錢包和現金的機會越來越少,而用手機支付的比例卻越來越高。
數據顯示,我國手機支付用戶規模已達到4.69億,平均每3個網民就有2個使用手機支付。2016年,全國移動支付業務總金額約209萬億,超過了美國2016年的GDP總額(18.6萬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28萬億)。
然而,這是一個全民“手付”的時代,也是可能一夜變“首負”的時代。進入到移動互聯時代,詐騙金額、頻率、破壞性、成功率都有很大的提升。從女大學生因被騙離世,到清華大學教授被騙1760萬,惡性案件層出不窮。據統計,2016年,公安部全國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8.3萬起,挽回損失25億元。
姚彤表示:“技術和服務日新月異, 但各種竊取財產的詐騙手段卻如影隨形。有的受害人甚至沒有進行任何操作,睡一覺錢就沒了。錢包丟了,隻會損失部分現金,銀行被控制了,最多是財產清零。然而手機被控制,所有的銀行、理財、炒股等金融賬號,都會被控制,造成巨大損失。”
“有人覺得自己手機裡沒錢就是安全的,可是不法分子還可以利用信用授權和互金產品,騙走貸款,讓你輕易成為‘負翁’。”
移動安全需要開放協作 別讓手機變成“手雷”
相較於PC時代,手機對外的信息渠道更廣泛。下載應用、訪問網站、短信鏈接、接聽電話、掃二維碼等等,但接觸點越多也意味著被入侵點更多,更易受到攻擊,損失更為巨大。盡管移動安全形勢嚴峻,但其危險卻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360手機衛士安全團隊發布的《2017中國手機安全風險報告》顯示,99.99%的安卓手機存在安全漏洞。
“所謂無利不起早,犯罪分子都是為了錢,我們發現34.8%的惡意程序會竊取你的銀行信息,93%的釣魚網站都是針對著你的錢袋,互聯網金融假冒網頁有45000個,仿冒APP1300個,仿冒APP積累了3000萬下載,這些都是個人財產巨大的威脅。”姚彤談到。
為什麼手機比PC的風險更大?姚彤表示:“如今,手機的權限正在無限放大,正在全面‘掌控’你的人生,成為了老百姓的財富中心、信息中心、社交中心和生活中心。如果保護不好,手機可能真的變成‘手雷’。”
據介紹,PC環境下,通常有U盾、手機驗証碼等多重防護措施,而在手機環境下,一個手機就是全部。不需要U盾等措施,甚至可以免密支付,但是指紋、密碼、短信等驗証並非牢不可破,便利帶來了更多的安全隱患﹔密碼丟失還能修改,而指紋、虹膜等生物特征一旦被竊,則無法修改﹔此外,手機上都承載著通信錄、 QQ、微信等社交關系圈,騙子獲得了手機,就能獲得你的熟人關系網,利用熟人關系進行精准詐騙。
面對如此復雜的手機威脅態勢,各界協同聯動,共建聯合防御體系可謂意義重大。在“5.11手機安全日”上,除360外,包括公安機構、同城幫、蘇寧易購等均派人出席了此次活動,從線上到線下安全、從新手機購買到二手手機回收,全方位提升公眾手機安全意識、守護財產安全。
姚彤表示:“應對移動安全威脅,不能僅靠安全企業的單獨努力,而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今后,360將繼續秉承開放、協作的精神,輸出自身的安全技術能力及解決方案,同時也號召各大安全廠商、運營商、手機廠商、金融機構、公安機構、媒體和高校等群體聯合起來,共同防御網絡攻擊,守護每個人的手機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