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元素周期表第7行四種新元素有了中文名字

2017年05月09日09:14  來源:人民網-科技頻道
 
原標題:元素周期表第7行四種新元素有了中文名字

人民網北京5月9日電(趙竹青)最新發現的四種新元素:113號、115號、117號、118號元素的中文名稱終於確定,依次為:“”“”“”“”,並依次定音為“n?”“m?”“ti?n” “?o”。中國科學院、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5月9日在北京聯合召開發布會,正式向社會發布了這四種新元素的中文定名。

“上述4個新元素的合成與確認,填滿了元素周期表的第7周期,形成了一張完整規范的元素周期表,世人矚目。”全國科技名詞審定委員會專職副主任裴亞軍介紹,四種元素相繼發現后,2016年6月8日,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正式發布113號、115號、117號、118號4個新元素的英文名稱和元素符號。

113號元素名為nihonium,符號為Nh,源於日本國的國名Nihon﹔115號元素名為 moscovium,符號為Mc,源於莫斯科市的市名Moscow﹔117號元素名為tennessine,符號為Ts,源於美國田納西州的州名Tennessee﹔118號元素名為oganesson,符號為Og,源於俄羅斯核物理學家尤裡·奧加涅相(Yuri Oganessian)。

裴亞軍介紹,研究和確立中文名,遵循了科學嚴謹的程序。按照元素中文命名有關原則,征詢了社會和學界意見,組織了專家反復研討,征得了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的同意,納入國家規范用字。新元素的中文命名,海峽兩岸的專家也多次進行了協商,達成了共識。

據介紹,元素的中文命名歷經百年,已形成了其自身獨特的命名原則:金屬元素名稱用“金”為形旁,在常溫下為固、液、氣態的非金屬元素的單質分別以“石”“三點水”和“氣字頭”為偏旁,盡量採用左右結構左形右聲的形聲字。

裴亞軍表示,給新發現的四個元素確立了恰當的中文名是中國科學院、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和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共同合作的成果,有利於化學界、物理學界等各專業領域的科研學術交流,方便科學知識的普及和傳承。同時也有利於全球華語世界的溝通,方便中國文化和科學知識在世界范圍內傳播。

新聞背景:新元素是如何被發現的?

利用重離子熔合反應合成新元素的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熱熔合反應,即利用比較輕的重離子“炮彈”去轟擊錒系靶核,形成激發能約為40∼50MeV(兆電子伏特)的復合核,通過蒸發4∼5個中子退激,生成104∼106號元素超重核。美國加州伯克利實驗室通過這種方式合成了104、105、106號元素。

第二種是冷熔合反應,即用A>40的重離子轟擊球形雙幻核208Pb(鉛)、209Bi(鉍),形成激發能約為10∼15MeV的復合核,通過蒸發1個中子退激,生成107∼113號元素超重核。通過這種方式,德國重離子研究中心(GSI)合成了107∼112號元素,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科學家在2004年利用70Zn(鋅)轟擊209Bi(鉍),合成了113號新元素。

第三種是溫熔合反應,即用48Ca(鈣)離子轟擊超?錒系靶核(如248Cm(鋦)、249Bk(?)和249Cf(?)),形成激發能約為35∼45MeV的復合核,通過蒸發3∼4個中子退激,生成113∼118號元素超重核。俄羅斯聯合核研究所完成了這項工作。

(責編:張萌、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