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5月8日電 隨著轉基因技術的發展與推廣,農作物害虫對轉基因作物的抗性問題日益引起關注。中美研究人員8日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報告說,利用轉基因棉花和常規棉花雜交培育出的第二代抗虫棉,能有效降低甚至逆轉紅鈴虫的抗性。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與湖北農業科學院和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等機構合作,對中國長江流域轉基因Bt棉花與紅鈴虫的相互作用關系開展了11年的研究,証明了這種雜交策略的有效性。
論文通訊作者、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吳孔明告訴新華社記者,長江流域紅鈴虫於2008年前后已進入早期抗性階段,但此后人們開始大規模種植F2代雜交抗虫棉。這種抗虫棉父本多為抗虫棉品系,母本多為常規棉品系,因此產生部分普通棉株,這些普通棉花為紅鈴虫提供了庇護所,有效解決了紅鈴虫抗性問題。
吳孔明解釋說,紅鈴虫的抗性多產生於Bt受體鈣粘蛋白基因的突變,為隱性遺傳。種植F2代雜交抗虫棉后,Bt棉株存活的抗性紅鈴虫與受庇護所保護存活的非抗性紅鈴虫交配產生的雜合子,仍然可以被Bt棉花殺死,從而不能形成抗性紅鈴虫種群。
研究人員進一步對長江流域6省17個監測點紅鈴虫種群發生量及Bt抗性水平開展的監測表明,隨著F2代雜交抗虫棉大面積的生產應用,紅鈴虫對Bt棉花的抗性發展受到了有效控制。
吳孔明說:“該研究首次証明了Bt作物和非Bt作物種子混合可以有效治理害虫的抗性,發展了害虫抗性治理的新方法和新策略,對推動Bt作物產業和轉基因作物環境風險管理工作的發展有著重要理論和應用意義。”
轉Bt基因作物指的是引入蘇雲金芽孢杆菌基因的作物。其中,轉Bt基因抗虫棉花、玉米和大豆已在世界范圍內廣泛種植,高效控制了有關害虫的發生與危害,顯著減少了化學農藥的用量。但近年來,因害虫產生抗性導致防治失敗的案例不斷出現,已成為影響Bt作物持續利用的最主要因素。
為延緩害虫抗性的產生,美國等發達國家通常採用庇護所策略,即在Bt作物附近種植一定比例的非Bt作物作為害虫的庇護所,使得害虫的對抗性基因可以有效稀釋。但發展中國家農民很難嚴格遵守這一規定,其中印度的紅鈴虫已對Bt棉花產生抗性,而F2代雜交抗虫棉的優勢在於不存在所謂庇護所的強制要求。 (記者 林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