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5月9日電(賀迎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上午舉辦中科院科技支撐“一帶一路”建設成果發布會。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發布會上表示,近年來,在“一帶一路”的戰略框架下,中科院加快了“國際化推進戰略”組織實施,全院的國際合作水平和國際化程度顯著提升。
白春禮表示,首先,國際科技交流持續增長,合作網絡不斷拓展。每年國際交流規模超過3萬人次。中科院每年組織各類國際學術會議平均350次左右,幾乎每天都有一場國際會議。中科院已經同國際上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科教機構簽署200多份院級國際合作協議和1000多份所一級的合作協議。
白春禮表示,通過這樣的國際交流合作,催生了一大批科技創新成果,加大了國際交流合作力度。比如前不久在大亞灣中做過一次中微子測量,世界上首次發現了中微子測量的方式,這就是一個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成果,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百名科學家一起參與這個國際交流合作項目。
據白春禮介紹,中國科學院在國際科學界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得到快速提升。中國科學院在重要的國際科技組織和重要的國際刊物上擔任重要職務的有600多人次,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這個科學院有95個國家和地區1000多個院士,在TWAS這樣的全球綜合性國際組織高端任職,取得歷史性突破。
白春禮還表示,國際人才引進和培養持續跨越式發展。中科院累計外籍人才超過2000人次,目前接收攻讀學位的研究生接近1500人。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科學院所屬的中國科學院大學可能是在中國攻讀自然科學博士學位的研究生在全國大學當中首屈一指。這些數據比“十二五”增長了將近7倍。
據悉,目前,中科院已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重實效的對外科技合作格局,為建設“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共同體打下了堅實基礎。
“絲綢之路”是連接亞歐非幾大文明之間貿易交流的通路,也是科技、人文交流的通路,是東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國共有的歷史文化遺產。201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提出建設“一帶一路”的重大倡議和構想,既順應了地區和全球合作潮流,也契合了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發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