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多人而言,“坐火車”的過往記憶,是由一塊塊象征的碎片構成:綠皮車、臟亂、緩慢、晚點……當然,還有那每隔幾秒就會響起的?當聲。
聲音的出現,在於軌道之間的接頭——車輪每軋過接頭便會發出一聲“?當”。這種坐火車的另類體驗,背后意味著普通火車“跑不快”。
如今,中國先進的焊軌技術,讓“?當”聲成為歷史。高鐵時代下,根根軌道間不再有縫隙,車輛在時速300公裡之下行駛得非常平順,人們再也聽不到那令人昏昏欲睡的聲音。
隻容0.3毫米的誤差
4月18日,京沈高鐵全線焊軌工程在中鐵三局施工段拉開維幕。在施工現場,軌道上一輛焊軌車伸出的長臂正對著一個焊接點,操作室內各類精密電子儀表密布,技術員正在進行各項參數調試。
“參數調試很關鍵。”中鐵三局線橋公司京沈陽項目總工徐銳說,因為鋼軌是高碳鋼,鋼材成分復雜,同一種鋼材,因生產時間不同,其成分也不同,因此焊接難度大。“要想把鋼軌接點焊的天衣無縫,兩段鋼材的成分就必須找精准。”徐銳說。
也就是說,隻有將兩段鋼軌的成分搞精准,再用焊接方式把接點變成相同成分,才能保証這個接點天衣無縫。
按高鐵標准,焊接軌縫的誤差必須控制在0.1毫米至0.3毫米之間。“其目的就是鋪設無縫線路。消除鋼軌之間的接縫,使軌道更平順。”中國焊接科學的奠基者、中科院院士潘際鑾說,這是前沿技術,也是成熟技術。
90歲的潘際鑾院士,對自己從事一生的焊接專業充滿驕傲和自豪:“核電站和高鐵,無論哪個離開焊接都不行。”
鋼軌焊接技術集成了機械電子、自動控制、計算機、液壓、焊接、冶金、熱處理、無損檢測等多學科技術於一身,鋼軌焊接又不完全等同於上述技術,又有其自身的特點。
“為保証高鐵鋼軌焊接質量,中國在技術、工程等各方面都進行了前所未有的研究和實踐,並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潘際鑾院士認為。
目前鋼軌之間的焊接,90%以上採用閃光對焊方法,即一種沒有填充金屬的焊接方法。“就是以閃光焊接方法加熱鋼軌端部,加熱到一定程度后,給兩根鋼軌的接觸面施加擠壓力,將兩根鋼軌焊接在一起。”徐銳說。
自成體系的優越創新
焊接就是讓接點“天衣無縫”的一門技術,即通過採用先進的設備、工藝、工法,實現鋼軌焊接接頭性能優良,強韌性好,軌面硬度均勻,焊接缺陷得到可靠控制,焊接接頭有很高的平順性。
再來看京沈高鐵焊軌現場。4月18日,經過焊前檢查、除鏽、焊接、粗打磨、熱處理、精矯直、精磨、外觀檢測、探傷工序加工、生產檢驗等20多道工序后,兩根試驗鋼軌被放試驗軌道台上。焊軌車長臂對准這兩根待焊鋼軌的端面,通過強大的電流后,隻見焊花四濺,幾分鐘后,軌縫消彌得無影無蹤。
用眼看,完全沒有“拼接痕跡”,由電子平尺驗收,鋼軌焊接處的平順度為0.17毫米。又經過一噸重鋼錘連續擊打兩次,無任何變化。
落錘是中國特有的檢驗方法之一,主要用於檢驗焊接缺陷,現場也用落錘試驗方法輔助制定焊接工藝參數。“錘頭重量1噸是標准規定的,除了錘頭重量以外,還有落錘高度、錘頭圓弧半徑以及砧座基礎等很多要求。”徐銳說。
當然,除落錘以外,還有其他檢驗方法,檢驗其他的指標。目前世界上中日歐美等國家,依據各國國情都有各自的焊軌標准。
“我國鋼軌焊接標准自成體系,符合中國特點和目標。”潘際鑾院士認為,相比其他國家不對鋼軌焊接接頭熱處理,因此不應用超聲波探傷技術,中國則有條件應用超聲波探傷技術,對軌焊接接頭進行檢驗,更容易發現焊接缺陷。在這方面中國鋼軌焊接技術是顯著優於國外的。
4000個接點一次合格
四月,正在建設的“四縱四橫”徐蘭高鐵重要組成部分,即寶蘭高鐵聯調聯試正在緊張進行,其平順度十分穩定。
此前,建設單位對焊軌工程初步驗收,由中鐵三局線橋公司擔負施工的全線800公裡焊軌工程,4000多個焊軌點在接受探傷檢測時一次合格。
記錄顯示,這是我國高鐵施工以來一次檢驗合格最長裡程。
創造這一奇跡的是我國惟一一個焊軌專業國家隊,中鐵三局焊軌班組。憑借中國高鐵裡程不斷延伸,這個團隊完成了高鐵部分5500公裡的焊軌工程,佔國內高鐵的四分之一﹔完成焊軌接頭116000個,實現焊頭質量優良率100%,先后有13項焊軌工程被評為“全國優秀焊接工程”。
“我們在焊接工程上取得這麼好的成績,是因為我國有大量高鐵建設實踐機會。”中鐵三局寶蘭焊軌項目經理馮繼軍說。
除現場移動焊接外,軌道焊接還有工廠靜態焊。“工廠靜態焊接將100米鋼軌焊成500米,現場移動焊接負責連接500米。”中鐵三局焊軌分公司經理邸向軍說。
截至目前,中國高鐵運營裡程已達22000公裡,佔世界60%以上。
正在建設的京沈高鐵是我國高鐵施工水平的升級版,全線各項施工均採用最新技術,焊軌標准亦更高。在位於昌平的北京鐵路局沙河焊軌基地成品軌場,沙河基地制定的檢測標准高於國家相關部門規定的內控標准。“普通鋼軌500個焊頭一查,但京沈軌道則要每焊接300個焊頭做1次試驗,檢驗焊接的質量。”焊軌基地黨總支書記李志強說。
在京沈高鐵移動焊接施工現場,標准也有提高。“這就是重達1噸的鐵錘,從5.2米高空落下,連續兩次試驗接頭不斷才算合格。”邸向軍說。而普通軌隻需錘一次。(記者 矯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