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轉基因種植面積20年增110倍 美為第一種植大國

2017年05月05日11:39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全球轉基因種植面積20年增110倍

4日,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 (ISAAA)發布的《2016年全球生物技術/轉基因作物商業化發展態勢》報告稱,截至2016年,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已達1.851億公頃,相比1996年的170萬公頃,實現了110倍的增長。其中,美國是全球轉基因第一種植大國,約佔全球種植面積四成。

“轉基因作物已經成為全世界農民一項至關重要的農業資源,因為它能提高農作物的生產率、利潤及保鮮效果,幫助農民實現巨大收益。”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董事會主席Paul S.Teng表示,在新的轉基因品種——馬鈴薯和蘋果獲得商業化批准並開始種植以后,消費者將能夠切身體會到生物技術帶來的好處。因為這些農產品不容易腐爛或受損,大幅降低了食物浪費和消費者食品的開支。2017年,防褐變蘋果將在美國上市。

報告指出,應用轉基因作物每年所降低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於約1200萬輛汽車的碳排放總量﹔僅僅在2015年就幫助減少1940萬公頃農業用地,保護了當地的生物多樣性﹔因為減少除草劑和殺虫劑的用量而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降低了19%﹔此外,轉基因作物有助於發展中國家緩解飢餓, 因為種植這些作物幫助了1800萬個小農戶及其家庭提高收入水平,穩定了至少6500萬人的經濟狀況。

隨著轉基因作物的種植和商業化進入第30個年頭,越來越多的轉基因作物品種獲得批准並完成商業化,ISAAA預測其未來的應用率將繼續攀升,持續為發展中國家的農民帶來收益。(記者 李穎)

(責編:王雅婷(實習生)、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