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車在中國的井噴式增長之后,今年年初受到政府補貼政策空窗期的影響,新能源電動車的銷量出現了短暫的斷崖式降低,隨后逐漸觸底反彈。這是新能源電動汽車發展在從政策導向轉向市場導向的過程中,必然會經歷的‘陣痛’。” 近日,尼爾森中國區汽車行業副總裁張振華說。
張振華的觀點是基於日前尼爾森發布的《2017年新能源市場洞察調研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接受度出現了進一步提高,有近三成(27%)有購車意向消費者會考慮純電動汽車,25%的人會選擇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這也是自2012年以來中國消費者對純電動汽車的接受度首次超過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張振華表示,2016年10月,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正式發布,首次提出要大力發展油電混合動力汽車。未來的新能源車市場,將呈現油電混合、插電混合和純電動車三足鼎立的局面。
高端純電動車最吸引眼球
報告指出,自2012年到2016年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購買意向一直高於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購買意向自2012年2%持續增長至2016年的22%﹔同期純電動車的購買意向從1%增長到14%。但到了2017年,純電動汽車的接受度首次超過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分別達到27%和25%。
大部分的新能源車意向用戶主動去了解過新能源車。尼爾森研究顯示,消費者對於新能源汽車不僅僅是被動了解,有高達6成的意向用戶主動通過網絡或其他渠道了解過新能源汽車,其中有約25%的意向用戶甚至去看過實車,甚至試駕過新能源車型。
此外,新能源車車主對於新能源車的使用滿意度也進一步提高。總體滿意度從2016年的4.0分,提高到2017年的4.2分(滿分5分),其中滿意度最高的人群為高端純電動車車主。具體來講,高端車主對產品的外觀設計及品牌形象更為滿意,而中端車主則更多對能耗和補貼等因素滿意。
中端向高端看齊 高端向概念突破
“如果把現有新能源車主的期望按照高端車主和中端車主來劃分,總體來說高端車主的期望會顯著高於中端車主的期望。”張振華說,以純電動汽車為例,中端純電動車車主的期望續航裡程平均為309公裡,而高端則達到462公裡。不僅如此,中端純電動汽車車主的期望續航裡程(309KM)與高端純電動汽車的實際續航裡程接近(314KM)。這也反映出市場上的新能源車,中端向高端看齊、高端向概念車突破的現象。
尼爾森研究發現,對於電動汽車電池續航能力提升的要求在純電動車主中表現尤為明顯。得益於新能源產品技術的不斷提升,電動車電池續航能力的實際值從2016年的164公裡提高到2017年的252公裡,而期望值也從256公裡提高到了374公裡。期望的提升,會進一步刺激新能源車企對電池續航技術的提升。
而對於油電混合動力車的節油比率,調研發現,意向用戶的期望比例在1/3左右﹔實際上目前市場上現有的產品也的確做到了這個數字。然而,對於現有油電混合動力車車主來說,他們期望這個數字向1/2靠攏,而這個數字,也恰恰是很多產品對外宣傳的一個理想值。
對好車用戶將不再斤斤計較補貼
由於行業管理、推廣應用、稅收優惠、科技創新及基礎設施建設等政策的支持,新能源車在近幾年的確成為了一個非常熱門的市場。然而對於新能源車企業來說,在這樣一個市場中,不僅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各種內部和外部的壓力。如電池技術急需突破和產品快速更新換代,補貼退坡和充電設施分布不均等。
充電樁的分布就受地域分布影響嚴重,對此,充電運營商表示,他們的布局和發展主要由這個地區的需求驅動,而非給到樁企補貼。換言之,一旦出現了需求,他們的布局也會隨之跟上。就目前的布局來說,充電運營商在大力推進公共充電體系的直流樁分布﹔而電動車意向車主中有將近8成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居住/工作環境支持安裝私人充電樁,這體現出了未來主要作為私人充電樁的交流樁,在市場上也會有非常強大的需求潛力。
在政策指導不變的條件下,補貼退坡必然成為定局。然而,報告顯示,對於未來市場上表現優異的車型,用戶將會不再對補貼金額斤斤計較,願意為他們支付一些溢價。(記者 付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