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節話勞動:為什麼總有“刁民”看不起我的工作

2017年05月01日06:48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都希望自己可以“一朝飛上枝頭做鳳凰”,與此相對的,一些原本擁有似錦前程卻“自降身價”,甘心從事底層勞動的年輕人們就理所當然地成為了眾人眼中的“異類”。從“北大畢業生陸步軒當屠夫”事件引發坊間熱議,到“重慶女大學生當洗腳妹”的故事令網友扼腕嘆息,諸如此類的輿論走向讓我們不得不正視一個現實:當今社會中,在許多人的觀念裡,職業也分三六九等,有些勞動並不“光榮”。

河南科技大學畢業生趙艷麗是為數不多的女豬肉佬,大汗淋漓的她正在緊張地比賽。(勵漪/《人民日報》)

被鄙視者:為什麼“看不起”我的工作?

據《人民日報》的《比辱罵更傷人的是什麼》一文中的解釋,這種按照職業把人分成高低貴賤不同檔次的心理被稱為職業“鄙視鏈”心理,這種心理往往認為收入高、工作環境好的職業就是高等職業,反之則是低等職業。

盡管現代社會價值觀一直主張“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職業無貴賤之分”,但據環球網的《李長安:弱化職業“鄙視鏈”心理》一文分析, 職業“鄙視鏈”的存在具有客觀的社會經濟基礎。作者指出,職業“鄙視鏈”這種認知的存在,主要是社會階層差距不斷拉大的社會心理反映。《中國教育報》的《解決職業歧視要從教育抓起》一文也指出:“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收入多少越來越成為個人社會地位的決定因素,於是,高收入群體自然容易對低收入者產生優越感,而低收入者也默認了自己的地位,整個社會對職業的看法也就有了高低不平。”

其次,《中國教育報》還介紹道,傳統文化中等級區分的思想也是如今職業“歧視鏈”心理“橫行”的惡因之一。在以農業經濟為主的封建時期,我國就有“學而優則仕”的思想、“士農工商”的社會地位區分,到了以商品經濟為主的今天,盡管“商”被市場經濟的浪潮推到了前列,但“農”和“工”也由於“文化要求低”、“沒‘錢’途”等因素而淪為了鄙視鏈的底端職業。

存在≠合理,既是社會頑疾就需妥善治理

環球網報道稱,社會若想獲得更為強勁的和持續的發展動力,就必須有意識地弱化這種職業“鄙視鏈”心理。那麼怎樣才可以削弱這種心理呢?

首先,《中國教育報》建議道:“媒體應該更加重視自身的宣傳引領作用,在進行報道時要避免隱性歧視,要站在正確的立場上適時設定公共議題並引導輿論,這樣才能真正起到加強整個社會公民道德教育的作用。”

其次,學校裡的職業平等教育應當進行得更深入些,使學生們在人生初期就樹立起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這可以有效地防止他們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不加思考地加入“職業歧視”的陣營中。

一個時代越是文明,就越不講究職業的高低貴賤,隻要他的工作對社會、他人和自己有利,就理應值得大家尊重。《中國教育報》指出,職業“歧視鏈”心理既深植於傳統,又來源於現實的物質主義觀念,可謂是社會頑疾。但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以及國家的積極引導,相信人們對於不同職業的尊重和包容程度也會越來越高。(李玲)

本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304)醫院醫學心理科主任,資深心理咨詢與治療師彭國球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郗若楠、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