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19時07分,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成功完成首次“太空加油”。這標志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中的第二步全面收官,“空間站時代”的大門向中國人豁然打開。從無人飛行到載人飛行,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從艙內實驗到太空行走,從單船飛行到組合體穩定運行……中國航天用25年時間,跨越了發達國家近半個世紀經歷的路程。
那麼,此次任務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對邁入“空間站時代”具有哪些戰略意義?面臨哪些挑戰?未來會做哪些空間實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王兆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楊保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系統總設計師趙光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副主任孫軍對此給出了答案。
取得五大成果
“從去年6月份到昨天為止,空間實驗室階段規劃四次飛行任務已全部結束。回顧總結這幾次任務,我們取得了許多十分重要的成果。”王兆耀在發布會上表示。第一,我們建成了空間站的貨物運輸系統。王兆耀表示,貨物運輸系統是我們建造空間站必須解決的問題,如果不把貨物運輸系統解決了,將來建成空間站,航天員就沒吃沒喝了。第二,我們實現了航天員中期駐留的目標。神舟十一號飛船,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在太空中飛行了33天,這33天是我們國家載人航天飛行時間最長的一次。第三,我們考核了空間站建造中許多關鍵的技術。這些技術都是我們建造空間站必須掌握的關鍵。第四,我們開展了大量的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據初步統計,安排了60余項空間科學實驗、科學研究和一些技術試驗,並且這些項目取得了一批豐碩的成果,有些成果是極具顯示度或者國際前沿的。 第五,整個工程全線執行高密度發射任務的能力得以提升。王兆耀指出,通過完成這個階段的飛行任務,我們組織指揮與運行機制、保障力量都得到了檢驗和提高。
技術“隻欠東風”
截至目前,空間站建造和運營的關鍵技術均已突破,相關配套建設的系統都已建成。可以說,我國已經具備了整個執行建造空間站任務的能力。那麼,現在還在等什麼呢?王兆耀介紹,目前就等空間站幾個艙段主體,核心艙、實驗艙,研發出來后,就可以開始執行空間站在軌組裝建造了。“也可以說現在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王兆耀信心滿滿地說。
然而,想要邁進“空間站時代”,光有技術是不行的。作為載人航天的核心,在邁入“空間站時代”的過程中,航天員也需要加緊備戰。“空間站時代對航天員的要求更高了。”王兆耀表示。
首先是時間長,現在最長的中期是一個月將來要達到三個月、六個月甚至更長。因此,我們需要解決他們在上面生活、工作、健康這一系列的研究,還有他們的訓練、實驗也都要跟上。其次,航天員的“技術技能”將發生很大變化。過去航天員上天做的實驗大部分在艙內。將來在空間站建造階段,航天員的大量工作要在外空間進行,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再次,航天員要保持一定的隊伍規模。現在航天員招收了兩批,到了一定的年齡可能還要退出現役。因此,我們還要不斷地選拔、培養新的航天員,使他們具備這種能力,為空間站建造、運營服務。
航天事業需要合作共贏 “載人航天包括整個航天事業都是全人類和平利用太空的共同事業。”楊保華如是說。因此,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也需要每個國家的共同努力。在空間實驗方面,趙光恆表示,我們將在空間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微重力流體物理和燃燒科學、空間材料科學、微重力基礎物理、空間天文和天體物理學、空間環境和空間物理、空間地球科學和應用、空間應用新技術試驗這8個研究方向、30多個研究主題,開展大規模的空間科學研究和應用。目前,正在加緊研制多學科實驗平台和公共支持實驗平台,我們期望在空間科學前沿探索方向上能夠進入到世界的先進行列,取得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科學成果,使我國空間科學取得跨越發展。
在國際合作方面,王兆耀介紹,近年來,我國本著開放、合作的原則和心態,與世界上多個國家、地區和機構進行了廣泛合作。其中包括歐空局、法國、德國、意大利、俄羅斯等。未來,中國在進入空間站以后,合作交流的政策、原則一如既往。(唐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