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也讓老人力不從心?健康飲食助你擺脫進食難關

2017年04月28日13:32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年齡的增長、生理功能的逐步退化等因素影響著老年人的飲食和健康。那麼這些因素究竟給老年人的飲食和健康帶來了哪些影響?老年人又如何才能做到健康飲食?

關注老年人飲食健康,擺脫“吃不好”五大“難關”。(張瑾琳/人民網)

《生命時報》列舉了五大老年人的進食難關:

1、咬不動。中國營養學會老年營養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華東醫院臨床營養中心主任孫建琴表示,老年人因齲齒、牙周病等原因,可能出現明顯的牙齒鬆動、脫落,嚴重影響咀嚼能力,即使裝配了假牙,若裝配、使用不當,仍會使老年人咀嚼困難,導致“咬不動”。

2、嘴發干。孫建琴指出,進入老年后,唾液腺發生萎縮,唾液分泌隨之減少,分泌量可能降為年輕時的1/3,且澱粉?含量也隨之降低。然而,唾液不僅有利於吞咽,還有助於消化。因此,老年人唾液減少,隨之而來的就可能是吞咽困難、消化不良等問題。

3、食無味。中國營養學會常務理事、四川大學教授黃承鈺表示,隨著人體的衰老,舌頭上的味蕾數量會逐漸減少,導致味覺降低。一旦食之無味,老年人的食欲便會大大減低,不利於營養元素的攝入。有些老人為了滿足味覺,過量加入鹽、醬油等高鈉調味品,久而久之,使血壓居高不下,加重心腎負擔,對健康非常不利。

4、不消化。黃承鈺指出,研究發現,年過60歲的老人,其中50%的人存在胃黏膜變薄、肌纖維萎縮,造成胃腸蠕動緩慢、無力,同時胃液分泌減少,且胃酸度下降,導致消化功能減退。因此,很多老年人在飯后容易打嗝、胃脹,以及消化不良和便秘。

5、心情差。黃承鈺提到,如果子女或晚輩不在身邊,很多老年人心情較差,因此,對飲食的興趣和重視程度就會降低。另外,老年人如果受到意外刺激出現生氣、緊張、孤獨、憂郁等情緒時,對食物的攝入也會減少,不利於營養平衡。 

那麼老年人如何才能做到健康飲食?

據人民網人民健康網報道,中國營養學會2016年修訂的《中國老年人膳食指南》提到,老年人想要更好地適應身體機能的改變,延長健康生命時間,應努力做到膳食合理、營養、均衡,減少和延緩營養相關疾病的發生和發展,《中國老年人膳食指南》還提出了有利於老年人健康的膳食指南:

制作細軟食物。可將食物切小切碎﹔多採用燉、煮、蒸、燴、燜、燒等進行烹調,少用煎炸、熏烤等方法制作食物﹔有咀嚼吞咽障礙的老年人可選擇軟食、半流質或糊狀食物,液體食物應適當增稠。

保持身體水分充足,利於唾液分泌。老年人應養成定時和主動飲水的習慣。正確的飲水方法是少量、多次、主動飲水,每次50到100ml。比如在清晨和睡前1到2小時、運動前后等時間都應飲水,不應在感到口渴時才飲水﹔老年人每天的飲水量應不低於1200ml,以1500ml到1700ml為宜﹔飲水首選溫熱的白開水,也可根據個人情況選擇飲用礦泉水、淡茶水。

少量多餐。老年人牙齒缺損,消化液分泌減少,胃腸蠕動減弱,容易出現食欲下降和早飽現象,以致造成食物攝入量不足和營養缺乏。因此,老年人每日進餐次數可採用三餐兩點制(三次正餐兩次點心餐)或三餐三點制(三次正餐三次點心餐)﹔每次正餐提供的能量應佔全天總能量的20%到25%,每次加餐(點心餐)的能量應佔5%到10%,且宜定時定量用餐。

積極交往,愉悅生活。良好的溝通與交往是促進老年人心理健康、增進食欲、改善營養狀況的良方。老年人應積極主動參與家庭和社會活動,主動參與烹飪,常與家人一起進餐﹔獨居老人可去集體用餐點或多與親朋一起用餐和活動,以便攝入更多豐富的食物。對於生活自理困難的老年人,家人應多陪伴,採用輔助用餐、送餐上門等方法,保障老年人及時攝入食物和攝取營養。(李蕾)

本文由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陳信義主任醫師專家團隊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崔鐘文、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