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30日,機器人世界杯足球賽在德國馬格德堡開幕。
人工智能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它意在了解智能的實質,並生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該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
人工智能可以更好地協助人類管理和使用信息,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人工智能的意義在於協助人類更好地管理和使用信息。在這樣一個信息內容量過載的時代,對於人類怎樣有效獲取信息、使用信息,人工智能可以給出一個全新的信息解決方案,為人類提供所需要的信息。
兩會期間,李彥宏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人工智能是未來的發展方向。目前百度在研發上主要以人工智能為核心。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雷軍表示,放眼全球,很多國際大企業的人工智能負責人都是華裔或中國人,主要原因是我國對數學等基礎學科教育非常重視,培養了大量數學方面的人才。人工智能是跟數學高度相關的領域,所以我國做人工智能有天然的優勢,加上目前在雲服務上我國也非常領先。雷軍認為,發展人工智能對中國來說就已是一次時代的機遇。
人工智能在金融和醫學領域的應用
據中國網報道,在金融業務的前端,不少傳統銀行將人工智能用於自動業務交易、客戶定制服務,開發理財產品等應用。早在2015年,國內銀行業首款實體智能機器人“交行小e”就已正式亮相。同年,南京銀行的人工智能客服“小鑫”在南京銀行微信銀行和網上銀行同步上線,招商銀行也開始試用全新的人工智能業務模式。未來,人工智能不僅在金融業前端會有更多的便捷精准服務提供給客戶,在金融后端的信息安全、風控反欺詐、資產管理等方面也將發揮更大作用。“互聯網+金融”業務會結合更多維度的互聯網數據和人工智能手段,來處理更廣泛的金融問題。
在醫學方面,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均波認為,人工智能可以極大地提高診療效率,這對於我國醫學資源稀缺的情況具有戰略價值。要使人工智能在醫學領域發揮其作用,就需要醫學界人士有意識地進行資源整合並且深度參與其中。
葛均波還提到,目前許多人工智能醫學應用研發團隊尚處於起步階段,無論是資金、人才都有所不足﹔另一方面,大多數醫學專家往往忙於自身臨床科研工作,無暇參與到人工智能的開發裡來。事實上,醫學專家的參與能夠讓人工智能團隊少走彎路,大幅提高效率,甚至許多醫學問題也可能在人工智能輔助下有所突破。
人工智能未來將在這三大領域實現突破
人工智能未來或將在三個領域實現突破。第一是工業制造領域,比如工業機器人領域的特種機器人、深海機器人、探月機器人等﹔第二是服務業領域人工智能的應用,可以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輔助人們,比如人臉識別、語音對話、人臉支付、機器翻譯等﹔第三是居家生活,未來有老人和孩子的家庭或許可以實現用智能機器人來陪伴、看護以及進行教育。(李蕾)
本文由北京郵電大學 網絡與交換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教授徐鵬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