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疫苗接種 從疫苗分類、預防原理和接種方式開始

2017年04月21日08:24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疫苗與公民的健康息息相關,很多人都注射過疫苗,但注射疫苗之后,能大致闡述疫苗作用的人卻並不多。近年來,幾次疫苗安全問題的爆發使民眾對疫苗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還對疫苗的安全性產生了質疑。今天,我們就來仔細了解一下為什麼接種疫苗能預防疾病,疫苗的分類有哪些,正確的接種方式又是什麼。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廣西柳州市融安縣長安鎮衛生院,一名醫護人員在為兒童接種疫苗。(譚凱興/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為什麼接種疫苗能預防疾病

根據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以下簡稱衛計委)發布的內容可知,當細菌或病毒侵入人體時,身體就會產生一種抵抗這種細菌或病毒的物質,這種物質叫做抗體。不同的細菌或病毒會產生不同的抗體,產生的不同的抗體被稱為特異性抗體。病愈后,這種特異性抗體仍然存留在體內,如再有相應的細菌或病毒侵入體內,這種特異性抗體就能保護身體不受這些細菌或病毒的傷害。

預防接種就是人為地將經減毒或滅活等工藝處理的少量細菌或病毒及其代謝產物接種給人,使機體產生特異性抗體,從而產生針對該種病原體的抵抗能力。

疫苗的分類

據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科主管醫師陶黎納介紹,根據疫苗裡是否含有活微生物體,可以將疫苗分為死疫苗和活疫苗。死疫苗又可分為滅活疫苗和組分疫苗,前者中含有微生物尸體,后者中含有微生物的特征成分。而活疫苗裡含有經過處理的活微生物體,這類活微生物體能使人體產生免疫力,但一般不會致病。很多人認為死疫苗比活疫苗安全,所以死疫苗優於活疫苗,但這個理解是不對的。比較疫苗的優劣,需要綜合考慮到它們的安全性和效果,不能一概而論。

據新華網報道,疫苗在有效防范疾病的同時,也帶來一些不便。在我國,新生兒兩歲前僅計劃免疫就要接種約20劑次疫苗,再加上自費疫苗,接種次數可達30劑次,頻繁接種不僅佔用大量醫療資源,還給孩子帶來痛苦,增加了不良反應風險和交叉感染機會。在這種情況下,聯合疫苗應運而生。

聯合疫苗是指由多種抗原混合制成的疫苗,包括兩大類:一類是由多種病原的抗原組成的多聯疫苗,可預防多種疾病﹔一類是針對同一病原體的不同型別的多價疫苗。但是,聯合疫苗的產生並不是簡單的多種疫苗成分的混合,而是一個新疫苗的研發過程,因此,未來聯合疫苗的發展還需要更大的努力和投入。

正確的疫苗接種方式

為了使民眾在正確地接種疫苗,衛計委整理了我國免疫規劃疫苗種類和免疫程序:

1.乙型肝炎疫苗:此類疫苗應於0、1、6月齡時各接種1劑,注意第1劑應於出生后24小時內接種。

2.卡介苗:此類疫苗應於出生時接種1劑。

3.脊髓灰質炎疫苗:此類疫苗應分別於2、3、4月齡時各接種1劑,再於4歲時接種1劑。

4.白喉-百日咳-破傷風聯合疫苗:此類疫苗應分別於3、4、5月齡及18-24月齡時各接種1劑,注意第1與第2劑、第2與第3劑的間隔應大於28天。

5.白喉-破傷風聯合疫苗:此類疫苗應於6歲時接種1劑。

6.麻疹-風疹聯合疫苗:此類疫苗應於8月齡時接種1劑。

7.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風疹聯合疫苗:此類疫苗應於18-24月齡時接種1劑。

8.乙型腦炎疫苗:此類疫苗應分別於8月齡和2歲時各接種1劑。

9.腦膜炎球菌A群多糖疫苗:此類疫苗應於6-18月齡時接種2劑,兩劑的間隔應不少於3個月。

10.腦膜炎球菌AC多糖疫苗:此類疫苗應分別於3歲和6歲時各接種1劑。

11.甲型肝炎疫苗:此類疫苗應於18月齡時接種1劑。(安蕊)

本文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中心免疫服務與評價室主任鄭景山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方正(實習生)、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