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左到右分別為成年狐猴、綠長尾猴、長臂猿、狒狒、黑猩猩和人類的顱骨
據國外媒體報道,許多人類學家認為,龐大的社會群體是人類大腦變得越來越大的驅動因素。不過,科學家最新研究成果對這一理論提出了質疑。美國紐約大學靈長類動物學家研究認為,影響大腦大小的關鍵因素是飲食,而不是社會群體大小。
為什麼一些靈長類動物的大腦比其它動物要大?原因通常被認為是社會行為,即靈長類動物生活於更大更復雜的社會群體中,為了更好地處理好各種社會關系,就需要更大的大腦。這一理論已經形成了20多年,也被稱為“社會腦假說”。通過對大量靈長類動物的研究,美國紐約大學靈長類動物學家詹姆斯·希格漢姆和同事阿列克斯·德卡塞因得出結論認為,“社會腦假說”理論並不能夠完全說明問題。希格漢姆和德卡塞因在《自然生態與進化》雜志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稱,大腦的大小可以通過靈長類動物的飲食更精確地進行預測。
為了得出這一結論,德卡塞因等人建立了關於140種靈長類動物的數據庫,其中包括狐猴、長臂猿等物種。利用此數據庫,他們研究了大腦大小與許多社會因素的關系,如社會群體的大小和社會結構等。據研究人員介紹,這也是首次利用如此大型數據庫來研究靈長類的大腦。當初“社會腦假說”理論形成時,並沒有考慮到猩猩等靈長類,而猩猩通常是獨居生活,但它們的大腦也很大。
德卡塞因等人最新研究發現,影響大腦大小的關鍵因素是飲食,而不是社會群體大小。希格漢姆解釋說,長期以來,一般認為食果靈長類動物的大腦比食葉靈長類動物的大腦要大,這是因為食果的好處更多。果實含有更高的營養價值,也比樹葉更容易消化。不過,研究人員認為,食果是一種要求更高的飲食方式。比如,果實在時間和空間上更分散,因此找到果實是一項更為復雜的任務。
不過,研究人員也認為,並不是說社會群體的大小在大腦的進化過程中未起到任何作用。由於果實沒有樹葉的量多,因此食果動物肯定要走很遠的距離才能採集到果實,在遠距離的旅行中它們也相應地形成了更大的社會群體。希格漢姆解釋說:“哪個社會群體最終能夠獲得果實,通常取決於群體的大小。”換句話說,在果實爭奪戰中,較大的群體更容易將較小的群體趕走。“‘社會腦假說’的主要問題在於,它明確地指出這種驅動因素(群體大小)要比其他因素作用大得多。但我們的研究成果顯示,飲食的作用更大。”
但希格漢姆和德卡塞因的研究成果也引起了相關專家的質疑與批評。“社會腦假說”理論提出者之一、英國牛津大學人類學家及演化心理學家羅賓·鄧巴對此提出異議。首先,鄧巴指出,“社會腦假說”涉及的只是大腦一部分的大小,即新大腦皮層的大小,這一部分在認知、空間推理和語言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新大腦皮層大小與大腦大小有明顯區別。”
其次,鄧巴指出,社會群體大小與飲食特點並非是用來解釋大腦進化的必須二選一的理論。“兩者都是正確的。”關於希格漢姆和德卡塞因等人的理論,鄧巴認為,必須從更深層次來關聯思考這些特點。不過,鄧巴仍然堅持認為,大腦進化的關鍵驅動因素是社會群體的大小,而不是飲食。(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