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比其它熊多了一根手指是干嘛用的?夏天大家最向往的游泳池裡有多少瓶尿液?五千年前的中國啤酒是什麼味道?
14日晚,一場“向好奇心致敬”的科技頒獎典禮——菠蘿科學獎在浙江杭州舉行。9項由華裔科學家們領銜的科學研究獲獎,因為這些研究光怪陸離,讓人大跌眼鏡,該獎也被譽為“中國版搞笑諾貝爾獎”。
搞笑盒子裡裝著嚴謹的科學
菠蘿科學獎到底有多搞笑?看看前幾屆評出的獎項就知道:數錢能減輕疼痛、婚禮份子錢公式、鼻涕收集器、一個棒棒糖能舔多少次、一坨肉的365天……
今年的菠蘿科學獎同樣趣味十足。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教授李杏芳帶領研究團隊檢測了加拿大多個泳池中尿液的含量。他們發現,這些泳池中尿液的含量平均為70升,約為140瓶礦泉水(500毫升每瓶)的量,該研究摘得菠蘿科學獎數學獎。
另外,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Norman Yao團隊的研究“時間晶體”獲物理獎﹔化學獎得主是美國斯坦福大學中國考古項目組的“五千年前的國產啤酒”﹔美國華裔執業醫師、杜克大學醫學博士Jonathan L. Chang上世紀80年代的研究“鍛煉太多可能是一種病”獲心理學獎﹔學術類獎項唯一一個國內獲獎研究是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魏輔文團隊的“為了吃,大小熊貓都進化出了六指”。
菠蘿科學獎的各類獎項雖然搞笑,但搞笑背后卻是真正的科學研究。如獲物理獎的“時間晶體”是一種最前沿的科研方向,除了可以對復雜的物理屬性和大量粒子的復雜相互作用行為進行研究外,還可以被用來對量子世界進行研究。
“菠蘿科學獎雖然搞笑,但很多獎項科研含金量其實很高的,我能夠與這些科學家一起獲獎,感到榮幸。”浙江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外科醫生周舒揚此次獲得菠蘿ME獎,原因是他所創作的栩栩如生的醫學插畫引起了公眾關注,他決定將這個獎寫進自己的簡歷裡。
也正因為搞笑背后是嚴謹科學,連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達·尤納斯和諾貝爾生理和醫學獎得主蒂姆·亨特也不遠萬裡飛到杭州,擔任菠蘿科學獎的頒獎嘉賓。
創意時代需要更多趣味科普
讓科學被社會更加簡單地了解是菠蘿科學獎設立的初衷。作為菠蘿科學獎的主辦方,浙江省科技館館長李瑞宏表示,看到菠蘿科學獎從最開始公眾不認可,到現在很多科學家都非常熱情地參與進來,非常欣慰,“但對於國家大的科普形勢來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國科普任重道遠。”周舒揚和李瑞宏有同樣的感觸,“很多人兒時的夢想是做科學家,但長大后發現,科學是如此冰冷,甚至因此放棄夢想。這個獎讓人覺得科學原來也是很好玩的,會讓人繼續堅持。”
菠蘿科學獎這些年也的確得到了社會的認可。本屆頒獎典禮就吸引了多家網絡直播平台對活動進行現場直播。網民們也對菠蘿科學獎予以了好評,認為這是一個充滿了好奇心與想象力的科學獎項。
菠蘿科學獎科學顧問、聯合國卡林加獎獲得者李象益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正如美國未來科學家丹尼爾平克的《全新思維》裡所說,現在社會正從信息時代過度到創意時代,因此需要培養全新思維的人。
“全新思維的核心問題是創造力。”李象益表示,培養創造力需要從青少年開始,就應該關注世界潮流,啟迪好奇心,培育想象力,激發創造力。
菠蘿科學獎的“向好奇心致敬”這個主題,是符合當今世界科學最新的趨勢和走向的。“應該說,它為推動中國科普,提高全民素質,培養創新人才,奠定了一個好的社會基礎。”李象益說。
科學普及本身就是要注重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趣味性是激勵公眾求知欲和探索欲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
“如果我們把科普節目搞得冷冰冰,只是邏輯和推理,大眾不會喜歡和接受。”李象益呼吁,科普應該多辦具有趣味性的節目,走平民化和大眾化路線,吸引更多人來關注科學、關注科普。 (記者 江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