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氣”的人臉識別技術:比你的眼睛更准?

2017年04月12日08:13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如今,“人臉識別”已經不是一項遙不可及的技術。今年3月,天壇公園“人臉識別廁紙機”的投入使用使“人臉識別”賺足了眼球。那麼,究竟什麼是人臉識別技術?關於這項“黑科技”,你了解多少呢?一起來看看它的工作原理吧!

什麼是人臉識別技術

新華社介紹,人臉識別技術是通過攝像設備採集到人臉圖像,根據圖像的幾何特征、相對位置等信息,來確定圖像所屬人身份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生物識別技術的過程安全、自然,可廣泛應用於安防、醫療、教育、金融等多個領域。

在中科院重慶研究院,科研人員演示自主研發的雙層異構深度神經網絡算法人臉識別系統。(劉潺/新華社)

人臉識別技術的原理

據《科技日報》報道,人臉識別主要有四個步驟:人臉檢測、人臉圖像預處理、人臉圖像特征提取以及匹配與識別。

首先,人臉檢測是指系統從它所採集到的圖像樣本中快速確定人臉的位置,並抓取臉部圖像等信息﹔

接著,人臉圖像預處理會基於上一步的結果,除去一些外界環境如光線變化、拍攝角度等因素對人臉識別的影響,來對採集的圖像進行處理,並進行最終的特征提取﹔

第三步,人臉圖像特征提取從人的面部中找到一些可供辨別身份的唯一屬性(如人臉器官的形狀描述以及它們之間的距離等),並形成一個數字代碼﹔

最后一步是匹配與識別,系統會將提取到的人臉圖像特征數據與數據庫中存儲的特征模板進行搜索匹配,最終確定兩者的相似性。

人臉識別技術比人眼更准確?

據新華網報道,中科院重慶研究院智能多媒體技術研究中心實現了人臉識別技術在真實復雜場景下的重大突破,識別率高達93.2%﹔而在200人的人眼測試中,受光照、角度、遮擋、模糊、年齡跨度等因素綜合影響,平均識別率僅為72.7%,遠低於中科院算法的識別率。

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在哪裡?

今年兩會上,百度董事長李彥宏的提案中就有將人臉識別與治安、交通系統相聯系的建議。其實這只是人臉識別技術可應用領域中很小的一部分,據新華網報道,人臉識別技術在金融、信息安全、安防、疑犯識別等領域都“大有可為”。現如今,有些單位已開始應用人臉識別進行上下班打卡﹔門禁認証採用人臉識別不僅增強了安保也提高了人員效率﹔支付寶等金融消費領域也開啟了“刷臉時代”。

在打擊犯罪的領域,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已經“小有成績”。據四川新聞網報道,第一代警用標准處警/巡邏原型車已在成都誕生,其車載信息捕獲系統能自動捕獲車輛周圍視野內的人臉,並對人的性別、年齡、種族進行識別,再與已有的人臉庫進行對比分析,或按人員特征對一類人進行篩選識別。因此,當這輛車在行駛時,就能將其捕獲的人臉、車輛信息與公安內網布控信息進行實時比對、實時報警。

毋庸置疑,人臉識別這項技術將為人類的科技發展開啟一扇新窗,讓我們一起期待吧!(朱雅文)

本文由中國科學傳播研究所副研究員卜勇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張萌、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