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科技日報》報道,2017年2月27日,我國航空工業自主研制的新型長航時偵察打擊一體型多用途無人機系統——翼龍Ⅱ在中國西北某高原機場成功首飛,標志著我國成為繼美國之后具備新一代“察打一體”無人機研制能力的國家,也意味著我國在全球航空裝備貿易中競爭力提升,受世界矚目。
據人民網軍事頻道介紹,翼龍Ⅱ機長11米,高4.1米,翼展20.5米。為了適應它身小且輕的特點,翼龍Ⅱ裝配了功率大、耗油低的渦輪螺旋槳發動機。並且,因為飛機平台性能、動力提升和挂載能力的優化,它的最大起飛重量可以達到4.2噸,外挂能力達到480千克。
翼龍Ⅱ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可以引來如此大的轟動呢?從它動力設計到應用領域,翼龍Ⅱ可以算得上是我國航空裝備中的“三好”無人機。
翼龍2攻擊型無人機特寫鏡頭 (圖片來源:參考消息網)
翼龍Ⅱ可獨立執行任務,基本可不再依靠人工操控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副總設計師、翼龍系列無人機總設計師李屹東在接受《科技日報》在採訪時介紹,和以前多數指令要靠人來操縱的無人機相比,翼龍Ⅱ最大的亮點就是它已經基本上不用人工操控了。在飛行任務中,隻要輸入預設指令,它便可獨立完成任務。飛行員的工作主要是監控它的行程,隻有在中途改道或有異常的情況下才會採取介入。
動力性能優異,可20小時持續飛行
人民網軍事頻道介紹,為了減少動力消耗,翼龍Ⅱ在飛機氣動外形的設計上進行了優化設計,將機翼設計的更長一些,以減小誘導阻力,使翼龍Ⅱ可實現20小時持續任務續航﹔在性能方面,翼龍Ⅱ系統由翼龍Ⅱ無人機、地面站、任務載荷和地面保障系統組成,飛機最大飛行高度可達9000米,最大飛行速度達每小時370千米。
能在多個領域“施展拳腳”
據《成都日報》報道,翼龍Ⅱ集偵察、打擊、監視等功能於一體,經擴展還可以搜集情報,執行搜救、電子戰等任務,可應用在軍事任務、反恐、邊境巡邏和民事用途等多個領域。它在飛行途中,具備隨時應對地面和空中復雜情況的能力。此外,升級換代后,它的精准打擊目標能力、武器挂載能力、系統協同能力等也都有大幅提升。
翼龍Ⅱ的成功研制,是我國在軍事科技領域的一大成功。參考消息網稱,翼龍Ⅱ以其自身優勢吸引了世界各方的目光,已經得到目前為止最大一筆無人機海外訂單。相信我國軍事科技的發展在未來會更上一層樓!(張茜)
本文由中國科學傳播研究所副研究員卜勇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