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數據庫、智能博物館——高科技讓文物“活”起來

——解讀《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2017年04月05日09:38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高科技讓文物“活”起來

故宮“石渠寶笈”特展掀起的“故宮跑”,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在多地引發的“公眾考古熱”,長城保護首次啟動互聯網募集資金等等,這些吸引眼球的話題性事件,正是文物事業發展受到重視的體現。

隨著人民物質生活的日漸豐富,精神“進補”變得越發重要了。逛博物館成為越來越多人的生活“新常態”,考古和文物保護也更多地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

日前,國家文物局發布《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詳細描繪了一幅未來幾年的全國文物發展藍圖,也量化出了一些具體的“小目標”。這些目標的實現,都離不開科技在背后的支撐。

建設國家文物大數據庫

根據《規劃》,2020年前將全面完成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公布普查數據和普查成果,實行國有可移動文物身份証制度,建立全國國有可移動文物資源庫。

據悉,文物部門將建立國家文物登錄制度,其中涉及文物認定、登錄標准,規范文物調查、申報、登記、定級、公布程序,建設國家文物登錄中心。並研究制定不可移動文物降級撤銷和館藏文物退出機制,推進文物信息資源社會共享。這意味著,摸清我國可移動文物“家底兒”后,還會讓它們統計收集起來形成資源庫,公眾可以從中了解文物信息。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顧玉才介紹說,為此,將加強文物術語與編碼等基礎標准的制修訂,加強文物數字資源採集、加工、存儲、傳輸、交換、服務等通用標准的制修訂,加強文物價值評估、風險管理、保護技術等技術標准和管理標准的制修訂,完善標准復審制度,完成50項以上行業技術標准的制修訂工作。

此外,文物保護、利用、管理、研究信息化整合共享工作也將全面推進,建設國家文物大數據庫,建成國家文物主管部門綜合行政管理平台,完善文物部門政務公共服務系統,實現文物信息互聯互通與數據資源共享共建。

實施20項文物保護科技示范項目

《規劃》指出,“十三五”時期,國家文物局將推動文物保護實現“兩個轉變”:由注重搶救性保護向搶救性與預防性保護並重轉變,由注重文物本體保護向文物本體與周邊環境、文化生態的整體保護轉變,確保文物安全。

顧玉才說,“十三五”期間將設立12個重點文物保護利用工程。其中,長城保護計劃將編制實施長城保護總體規劃和省級長城保護規劃,實施一批長城搶險加固、保護修繕、設施建設和綜合展示工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將建立革命文物資源目錄和大數據庫,搶救修復瀕危、易損館藏革命文物﹔“考古中國”重大研究工程,則是要搞清楚早期中華文明的形成過程和整體面貌。

國家文物局科技司副司長羅靜介紹說,現在科技在文物保護和考古中佔有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十三五”期間,將依托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工程和可移動文物修復項目,圍繞土遺址、彩塑壁畫、石質文物、陶質彩繪文物、出水文物、竹木漆器、紡織品、紙質文物和館藏文物保存環境監測調控、館藏文物防震、遺產地風險預控等方面,實施20項以上文物保護科技示范項目。

智慧博物館走進你我生活

《規劃》提出,到2020年,全國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人群覆蓋率達到每25萬人擁有一家博物館。據悉,目前全國博物館總數達到4692家,全國平均29萬人擁有一家博物館。要達到上述目標,意味著還要增加750家博物館。

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將優化博物館建設布局,加快二裡頭遺址博物館、國家自然博物館、國家設計博物館、國家人類學博物館、當代藝術博物館等專題博物館建設,推進生態博物館、社區博物館和工業遺產博物館建設,形成一批具有鮮明主題和地域特色的博物館群體。

羅靜告訴記者,“十三五”期間,還將開展智慧博物館建設工程。運用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等現代信息技術,研發智慧博物館技術支撐體系、知識組織和“五覺”虛擬體驗技術,建設智慧博物館雲數據中心、公共服務支撐平台和業務管理支撐平台,形成智慧博物館標准、安全和技術支撐體系。建設智慧故宮、智慧敦煌、智慧秦始皇陵博物院。

顧玉才說,未來五年,身邊的博物館數量會越來越多。未來的博物館會通過借展、聯展、巡展等多種多樣的合作形式,會使更多的文物走出庫房來到展廳和大家見面。未來博物館的服務將更加人性化,通過互聯網、移動終端等手段,老百姓足不出戶就可以欣賞到精美的文物。(記者 游雪晴)

(責編:張萌、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