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深圳4月2日新媒體專電 中國IT領袖峰會2日在深圳舉行,馬雲、李彥宏、馬化騰等80多名企業家、知名學者和投資家參會。BAT的巨頭們同台共話智能新時代,深度揭示行業發展趨勢。
人腦VS電腦:未來的機器會比人聰明?
3月26日,騰訊的人工智能圍棋程序“絕藝”在東京戰勝了日本新銳棋手一力遼七段。此前,在第10屆UEC杯世界計算機圍棋大賽上,首次亮相的“絕藝”以11戰全勝的戰績奪得冠軍。
曾記否,2016年初,AlphaGo戰勝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引發了全球人工智能熱潮。很多人在思考:未來的機器會比人聰明嗎?
在2017中國IT領袖峰會上,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說,人們過去僅僅將人工智能看作提高計算處理能力的手段。事實上,人工智能可以利用雲計算、大數據等方式實現自我學習,並探索出新的規律。
“就像開車一樣,我們可以用計算機后台做出一個模擬器,再模擬一個現實環境,給它一套規則、一些參數,讓它去自動駕駛、甚至亂撞,讓它充分嘗試,就自然會琢磨出一套理論和經驗,它找到的規律可能遠超我們的想象。”馬化騰說,騰訊的“絕藝”僅僅是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冰山一角”,以BAT為代表的中國IT企業正在人工智能領域“攻城略地”。
目前,百度已經在機器學習、圖像識別、語音識別、無人駕駛等人工智能領域開展研究﹔阿裡巴巴2015年推出可視化人工智能平台DIPAI,集成了阿裡巴巴的核心算法庫。
百度公司董事長李彥宏說:“互聯網只是一道‘開胃菜’,真正的‘主菜’是人工智能。在未來,機器可以理解人的語言、人的意圖,這是人工智能重要的發展方向。”
“機器可以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方法,但關鍵是機器要做人們做不到的事情。我們要讓機器成為人類最好的‘合伙人’,而不是用機器來取代我們自己。”阿裡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說。
實業VS互聯網:“彎道超車”還是“換道超車”?
“一切業務數據化,隻有這樣才能迎接這個時代。”談到目前實體經濟的低迷,馬雲表示,實體經濟難做的原因不是需求變化了,而是“原來做生意的方式過時了”。傳統產業隻有積極擁抱大數據,與互聯網緊密結合,才能迎來新希望。
從需求端來看,人們吃穿住行、育兒養老的基本需求並沒有改變,而且變得越來越大。既然消費者離不開傳統產品和服務,傳統企業如何在新形勢下脫穎而出呢?
“彎道超車十超九翻,隻有在另外的道上超車才有可能,希望是在大數據、移動互聯網,在未來的雲計算、移動操作系統、人工智能上面。”馬雲認為,今天不要看互聯網對某個行業有多大的沖擊,而是要思考,如何運用好互聯網和人工智能。
馬化騰認為,人工智能將會顛覆傳統行業的所有領域。它的自學習能力,使得它找到的規律可能遠超我們現在的想象。
在李彥宏看來,人工智能是堪比工業革命的新的技術革命,未來人工智能革命會影響到社會、生活、文化的方方面面,對於實體經濟將會帶來巨大的影響。
“借助馬雲講的‘彎道超車十超九翻’,要換道超車才有希望。在任何競爭的過程中總是要找到自己的出發點。”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說。
壟斷VS普惠:BAT巨頭將越來越小?
近年來,IT產業快速發展,對經濟社會發展支撐和帶動作用不斷增強,培育了一大批新的經濟增長點。全球AI領域巨頭重新布局,努力搶佔人工智能技術制高點,在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研發的同時,也開始不斷進行收購。
面對互聯網時代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是某個巨頭的“獨角戲”還是IT企業集體“大合唱”?
李彥宏說:“人工智能是一個非常大的產業,而且其發展會持續很長時間。像我們現在的判斷未來20年至50年都會是一個快速發展的人工智能時期。在這種時代大潮下,顯然不是一個公司能夠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下來的。”
李彥宏表示,如果說我們先進入了這個領域,能夠提供一些平台給沒有這麼多計算資源、沒有這麼多做長遠研發能力的機構去做他們擅長的事情。由於他們對於很多垂直領域可能比我們了解的更加深刻,讓他們去做的話,或將推動整個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
馬雲認為,做一件事情要考慮兩個方面:一是自己,二是他人。
“如果隻考慮自己不是好戰略。”馬雲說,很多人問阿裡巴巴怎麼不做物流快遞?“其實物流快遞我們要做,但菜鳥隻有2000人。你想如果我們要去招聘100萬的快遞人員,我們公司的管理可能就垮下來了,把別人的飯碗也砸了。”
馬雲說,如果你把所有的事情都干了,你做成的那一天也是滅亡的那一天。“未來的競爭,不是力量的競爭,也不是肌肉的競爭,甚至不是知識的競爭,而是服務別人能力的競爭,是體驗的競爭。”(記者 周科 陳宇軒 王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