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3月26日電 美國科研人員日前開發出一種新的電腦程序,可通過檢測血液樣本,有效分析出提供血樣者是否患有癌症。這可用於癌症的早期診斷,此外該程序還可判斷癌細胞存在的部位。
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周向紅教授和同行在英國《基因組生物學》期刊上報告說,如果一個人體內出現癌變跡象,那麼血液中會有來自癌細胞的脫氧核糖核酸(DNA)分子,科研人員針對這些分子的特征建立了一個數據庫,用電腦程序將血樣檢測結果與這個數據庫進行比對,就能分析出提供血樣者是否患有癌症,並且還可以進一步判斷癌細胞是存在於肝還是肺等部位。
科研人員用這個電腦程序分析了29名肝癌患者、12名肺癌患者和5名乳腺癌患者的血液樣本,與之前兩種常用分析方法所得結果相比,新電腦程序的判斷結果准確度更高,達到80%左右。
據介紹,來自癌細胞的DNA分子在血液中越多,該程序判斷的准確度就會越高。因此,與在乳腺等相對“孤立”的器官中發生的癌變相比,該程序更容易判斷出在肝肺等更多參與全身血液循環的器官內的癌變跡象。
科研人員表示,這項技術還處於初期階段,但它潛力巨大。因為這是一種無創傷性的早期癌症診斷技術,盡管癌細胞DNA分子在血液中的含量在癌症早期時非常低,但該程序還是能夠做出診斷。而癌症發現得越早,治愈的機會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