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再次流傳“北京市政府通知:本月15—25號不要在外面晒被子、吃食物(燒烤等露天食物)。盡量減少郊外、戶外活動。飛機撒藥治白蛾,大家把愛心傳遞下去。”的消息,有的版本將“市政府”改為“市園林辦”或“市環保辦”。3月15日,北京市林業保護站正式發聲:飛防藥劑對市民生產生活無影響。
實際上,此消息曾於2016年5月上旬就在北京、天津、河北等多個省市大肆傳播。對此,2016年5月14日,北京市林業保護站對此消息進行過公開辟謠。
北京市林業保護站稱,全市飛防工作使用的主要藥劑為20%除虫?和20%殺鈴?兩種,均屬於昆虫生長調節劑,作用機理是抑制昆虫幼虫、卵和蛹表皮幾丁質的合成,能使害虫不能正常蛻皮虫體畸形而致其死亡。該類藥劑隻對具有蛻皮習性的鱗翅目害虫(俗稱:毛毛虫)有效,對人畜完全無毒、無害,對群眾晾晒衣物、吃東西、郊游等生產生活更無影響。
據悉,近幾年,每年北京市飛防作業架次在900架次左右。2017年計劃作業934架次,涉及海澱、豐台、門頭溝等11個區,飛防作業范圍為五環以外的農田林網、片林、高速路和主要干線公路兩側的非人口密集區的生態公益林、防護林等,作業飛行高度距離樹梢3—5米。目前,全市飛防工作尚未開始,前期准備工作已基本就緒。
據了解,利用多種類型的飛機為噴洒器械搭載平台,開展超低空作業防治農林業病虫害是國際普遍採用的方法。
北京市林業保護站特別強調,在飛防作業前7天,作業地區會以政府名義在相關網站、報紙對飛防作業的時間、地點、使用的藥劑種類和注意事項等進行公告,請市民不要相信網上謠傳,具體情況以政府網站公告為准。 (記者 馬愛平)